两次鸦片战争相隔近20年,但战争只涉及一个主题:强迫中国开门;而且要把中国拖进西方世界。
就情况而言,这一过程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中国的世界没有扩张和吃掉西方世界的能力,迟早会被西方世界摧毁。这样一个大中国,没有幸免的可能。拥有现代工商业的世界是一个不可抗拒的世界。只要这个世界出现在这个星球上,这个星球就必须涂上它所有的颜色。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是野蛮人,而来自海洋的西方人自称是文明人。在某种程度上,征服中国就像征服印第安人和非洲人一样,是文明战胜野蛮的过程。
然而,两次战争的借口是如此苍白和肮脏。
第一次是为鸦片贸易背书;
第二次,基本没事找茬。
虽然中国人可以像后来的日本人一样,按照西方世界的商业要求打开自己的大门。但是中国人怎么能这样做呢?在他们的视野中,没有这样的经验或教训。事实上,如果没有中国的失败,日本幕府就不太可能在面对佩里舰队时如此高兴地屈服。
[img]817786[/img]
(图)鸦片战争前中国周边地区的情况
在“文明人”发动的战争中,没有文明,也没有道德。注重以德服人的中国人,被西方用弱肉强食的大棒教训。当中国人完全不了解西方世界的真相时,他们的表现特别无知。这种无知就是沉迷于自己世界的无知。你越无知,你就越被欺负。
就像一个中国农村人,闯入伦敦,言语不通,规则不明确,被欺负,被欺骗,甚至被殴打和抢劫,都是应有的意义。在那个时代,据说中国农村人,也就是说,英国农村人进入了城市,这就是待遇。然而,这一次是英国城市人,团伙来到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打败了主人——一个有点迂腐和非凡的主人——然后强迫主人学习他们的规则。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肯定会觉得很委屈。事实上,1840年开始的悲伤一直持续到今天,还没有结束。
悲伤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当年的悲伤更多的是一种固执。固执于中国的自然优势,从拒绝承认失败,到即使勉强承认,也在寻找借口。输了底裤,却还在夸耀自己过去锦袍的华丽。战败都是朝中出汉奸,朝廷用人不当...鸦片战争期间,这样的阿Q真的很多。即使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时,负责与外国人谈判的钦差大臣伊里布的家人(长随)也敢说,如果朝廷任命他为统一将军,他就能赢。
[img]817787[/img]
(图)林则徐禁烟
战争还没打好,中国已经出来了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然而,客观地说,在这个阶段,真正能睁开眼睛的人并不多,从林则徐到魏源再到徐继畲,再加上满洲贵族的栖息地。事实上,他们最多只能打开一条缝。他们对西方的理解仅限于各国概况的水平。愿意学习的东西,也就是船坚炮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是这些站在中国前列的人,也普遍与太平天国的农民领袖处于同一水平。
虽然都是人类,但两个完全陌生的人在一起,最初的接触,充满了敌意;所以,彼此的理解,或者说,弱者对强者的理解,在一开始肯定是非常不够的,但也相当不情愿。万事开头难。对于被打的中国人来说,不仅难以把握沟通渠道,还难以把握自己的心魔。这个恶魔来自老大帝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也来自于对西方欺负人的厌恶。
在那个丛林时代,中国人被别人逼着头拖进了别人的世界。严酷的现实告诉中国人,过去拥有的一切都一文不值;过去理所当然的道理完全失败了。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幸运的是,这个老大帝国以一个不伦不类的衙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出现开始了它的新历程。
[img]817788[/img]
(图)林则徐
事实上,中国人民应该很高兴,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这个王朝并没有崩溃。否则,即使他们进入了别人的世界,中国也将是另一个印度——分散的印度,无法保存。
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始,虽然被打得丢盔卸甲,没有还手之力,窝囊死了两位皇帝,换了一位女主人。然而,与奥斯曼帝国的命运相比,中国有这样一个开局是件好事。从那以后,曾、左、李这一大人物,在王朝开门的过程中,已经露面,但还没有参与开门的过程。在这个时候,他们可能还不知道,未来的中国,未来的中国,将与撞门进来的外国人有着越来越深的关系。他们后来的事业不是所谓的中兴,而是洋务。
门开了,中国就成了世界的一员。不管有多少人想把中国拉回来,重建过去的世界,都不可能。
清朝刚睁开眼睛,看着世界,悄悄地 忍受被西方列强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