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封建王朝。它宁愿不屈不挠,铁骨铿锵,将古代圣贤所尊敬的道德诠释得淋漓尽致。存世300年(包括南明和台湾省郑氏)不和亲,不割地,不称臣,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亡。其浩气长存,令人十分敬仰。也有许多令人遗憾的事情,但缺陷并没有掩盖,依然威严霸气,接受了40多个国家的朝贡,封存了22个藩国。也是世界史上前所未有的独一无二的。这样一个威严、大气、强大的国家,必须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作为保障。
[img]818253[/img]
一个朝代的整体军事力量与他开国时的皇帝、将军和军队有很大关系。他们有过去的教训,好的和坏的是一脉相承的。
眼光独到,判断准确的朱元璋从小穷,性格坚韧 。二十四岁参加起义,三十九岁消灭各地割据势力,扫平天下。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王保保在此期间被他击败,都是当时最好的英雄之一。十多年来,金戈铁马锻造了一支军纪严明的无敌军队。明初的将军,如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傅友德、蓝玉等,现在听起来还像神。他们带来的军队,攻城略低,无敌,军纪严明,来来往往。
[img]818254[/img]
三十多年来,明初军队没有任何对手。常常敢用少量军队进攻比自己多几倍的对手,基本上都能以少胜多,最后也能打平。将领从未超过15万,通常是1万或2万。除了能打陆战,还能在水上打,能攻城,敢用步兵收拾蒙古骑兵,敢在草原上和蒙古人打野战。明军的特点是将领的领兵方式,速度快。在敌人准备好之前,明朝的军队开始战斗。通常一天能追几百里,打不过也跑不过。这导致明朝的敌人非常被动,总是被迫战斗。因为明朝军队战斗力很强,即使敌人准备好了,也敢打。蓝玉还具有长途攻击的能力,带领军队深入沙漠,彻底消灭了黄金家族。使北元灭亡,蒙古各部再次分裂,消除了北方的威胁。
洪武后期,出于不相信将军的原因。朱元璋把儿子们封为藩王,以防北方蒙古人。这些藩王手里拿着重兵,其中燕王和宁王拥兵最多。朱元璋死后,燕王为永乐大帝发动了“靖难”,最终取得了成功。
[img]818255[/img]
永乐大帝朱迪出生在战争中。他年轻时听说过,喜欢打架。21岁时,他被授予燕王守卫北方,也是一位经历过多次战争的将军皇帝。
在对蒙古的战争中,由于火器对蒙古人的打击效果很好,其利用率有所提高。明军还专门成立了神机营,全部佩刀,持火统。靖难时,朱迪收服了宁王的多颜三卫,这是一支非常强大的骑兵部队,不到2万人,但确实是一支强队。他们都是蒙古人,被明朝的优厚待遇所吸引,战斗冲锋在前,断后在后。后来,他们进入了三千营。最后一方面是选择勇敢的步兵进入五军营,五军营人数最多。
[img]818256[/img]
三大营配合作战是无敌的。朱棣五次率领三大营北伐,打败了蒙古高原上的鞑靼和瓦拉。三大营配合作战一般是神机营站在前面,三千营在中间,五军营在后面。蒙古人的骑兵部队来得很远,他们通常边跑边射箭。但是火统的射程比他远得多,一般神机营等到蒙古人进入射程时,全营都会炮轰。当神机营进入弓箭射程时,它迅速撤退到两侧。这时,三千营又冲了出去,杀死了被乱枪轰昏头转向的蒙古骑兵。@ 五军营的步兵用长兵器冲上去,消灭所有在战场上受伤、逃跑或迷路的敌人,然后集中力量追击敌人。
朱棣在位期间七次南洋,征服安南,五征漠北无失败,全部成功,可惜自己也死在征途中。
明朝的威严和大气在世界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因为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