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事情如故:历史给了清朝一个机会 但它一再错过

历史并非没有给清朝机会,清朝统治者也没有尝试做出各种努力。所有伟大的变化都源于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

嘉庆接替乾隆皇帝,虽然有创新的尝试,但其思维仍然是历代王朝“中兴”的套路,与现代模式大不相同。历史的惯性在于,当一个王朝建立时,祖先的家法就会出现,任何试图改变祖先家法的改革都很难成功。祖先的家法不容易改变,专制下的朝政不能随意批评和讨论。嘉庆五年(1800 年),当翰林院编修洪亮吉书言事,痛陈几十年来的弊政时,立即逆龙鳞,流放到新疆。建言人犯忌,刚刚出现的改革新气象瞬间转瞬即逝。中国错过了近200年的历史机遇期。如果要追寻 1912 年清王朝结束的深层原因至少可以追溯到这一时期。

[img]818170[/img]

西方的资本主义正在疯狂增长。资本的原始积累刺激了资本家及其政府的贪婪欲望。获得炮舰和掠夺血腥利润的方式刺激了商人向世界的每个角落展示他们的目光。自马克•自从波罗被描述为一个富裕和繁荣的东方,它是他们令人垂涎的对象。而古代的中国,在封闭的日落里,孤独的芳香欣赏,没有意识到黑暗即将到来。

失去走向世界的机会,封闭自己,并不意味着安然无恙,这是清朝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其他王朝的显著时代特征。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即嘉庆、道光时期,中国的危机开始加深。为了摆脱贸易失衡,西方列强开始了鸦片贸易。转眼间,贸易顺差变成了逆差,白银流出越来越快。中原没有可用之兵,国库也没有可用之酬。不平衡造成的矛盾和冲突最终需要武力来解决。

[img]818171[/img]

(图)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至1841年926日)(sè)人,号定庵(ān)

在任何腐朽的时代,都有睁着眼睛清醒的人。十九年道光(1839) 年)春末,毛毛雨蒙蒙,鲜花盛开。在中国社会即将发生重大变化的前夕,后来被称为“中国但丁”的著名学者和诗人龚自珍辞职南归。他见过,享受过繁荣的时光,回家的路上看到,却让他更深刻地预感到中国社会已经病入膏肓,无法治愈。颓风日盛,江河日下,“四海变秋气,一室难为春”。世界中心可能已经转移,清朝残山残水已经“日之将西,悲风骤至”。等待清朝和中国的可能是一个不美好的结局。旧时代是不可挽回的,中国必须“走出中世纪”。然而,龚自珍对中国如何走出中世纪没有知识储备。他不可能知道西方资本主义的真正意义。他只是觉得中国应该尽快改变它。

龚自珍认为:“一祖之法无不败,千夫之议无不败。与其赠送者以劲改革,谁若自改革?“也就是说,祖先的方法有弊端。与其让外力改革,不如先起来改革,至少这样才能保全自己。他看到了危机,看到了新奇,但他也无法意识到如何改革,如何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西方世界。“医国手怎么敢自矜,药方只卖古代丹”,说明他内心的苦闷和犹豫。

在龚自珍生活的时代,清朝的政治制度严重僵化,高度的专制和集权使皇权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缺乏监督。贪婪奢侈的腐败风吹遍了官僚阶层的上下。思想的监禁和落后的经济意识塑造了清朝冷酷僵硬的性格和面孔。这个未老先衰的王朝步履蹒跚,没有巨大力量的冲击,显然无法改革。中国改良主义先驱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1年)发布了“我劝天公重,不拘一格降人才” 秋天突然去世。

错过了自我创新,错过了与时俱进,错过了与世界同步的机会。道光二十年 (1840 年 ),一场战争在中英爆发。这场战争因其内涵在中国被命名为“鸦片战争”。;在英国,它被命名为“商业战争”,因为它的要求。双方都有自己的命名理由。中国在诉说自己的委屈,而英国则在强调自己的目的。

[img]818172[/img]

(图)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封闭的大门被迫打开,五口通商使外国物品顺利进入中国。这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但也为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新生产模式的发生提供了极其恰当的机遇。此前肆虐中国的“日本侵略者”被五口之间的贸易淘汰。合法贸易逐渐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因素,清朝海关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逐渐增加。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即将出现,中国缓慢进入现代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似乎有了新的转折点。

虽然大门被迫打开,但如果清朝能从痛苦中吸取教训,及时抓住历史赋予的被动机遇,面对困难,上下同心,努力工作,仍然可以有所作为,希望避免未来更悲惨的命运。

21年道光(1841) 2000年7月,主要抵抗的林则徐被清政府视为“肇事者”,并被分配到伊犁。当他经过镇江时,他和他的老朋友魏元聚在一起。回顾过去,林则徐和魏元充满了情感;看着漫长的未来,林则徐可能不敢指望有机会回到中原。临别时,林则徐将未完成的《四洲志》委托给魏元,希望魏元能尽快修改、丰富和出版,以拓宽中国人民的世界视野。

根据老朋友的委托,魏源将《四洲志》扩展为《海国图志》,两年后在扬州刻了50卷。《海国图志》是中国人用主权、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经验教训。本书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资源、行政、社会、教育等。其编辑主题是开阔中国人的视野,让中国人“睁开眼睛看世界”,鼓励中国人“用自己的技能制造夷地”。

[img]818173[/img]

(图)《海国图志》

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和国家不是在学习中长大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造就了一代枭雄。“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一个伟大的进步思想,是傲慢的中央帝国被征服后的最佳选择,也是最后的选择。中国被打败了,不想翻盘吗?是的,但首先要放下身材,俯首了解那些曾经被鄙视为“夷”的人的情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原本是中国圣贤的教诲。魏源按照这个想法往下走,顺理成章,无可挑剔。清朝朝向这个方向走,虽然道路艰难,但仍能看到一线光明。

然而,“中国大国”的惰性太强了,失败很快就变成了被遗忘的过去,醒来的狮子似乎打了哈欠,又睡着了。中国辜负了林则徐和魏元的痛苦,历史再次停滞不前。左宗棠愤怒地写道:“书,魏子死了,20多年,情况如故。”

“情况如故”意味着过去20年没有变化。林则徐和魏源的声音完全被忽视了。令人惊讶的是,《海国图志》在中国影响不大,但在日本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日本知识界的许多人都读过这本书,这本书激励他们从现代的角度审视西方,规划日本的未来。


事情如故:历史给了清朝一个机会  但它一再错过事情如故:历史给了清朝一个机会 但它一再错过

,,,,,,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顺治皇帝出家了 即使出家,顺治也会是花和尚吗?
  • 在《鹿鼎记》中,金庸说顺治皇帝出家了,康熙皇帝还派韦小宝去伺候。 那么顺治有出家吗? 当然,他没有出家门。 然而,关于他...

  • 荒唐的天王:洪秀全临死前的话让人哭笑不得
  • 1862年,曾国权率领10多万湘军精锐围困天平天国都城天京。经过激烈的战斗,到1863年底,湘军几乎突破了天京外的所有战略要地...

  • 文化学者曹溶的成就有哪些?主要作品有哪些
  • 通过了解曹溶生平简介得知,曹溶生于公元1613年,卒于公元1685年,享年72岁。在介绍曹溶生平简介的书籍中,都提到了曹溶的生...

  • 遏必隆简介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的辅政大臣遏制了隆生
  • 遏必隆(?-1673年),牛虎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后金开国五大臣之额也是第十六子。顺治十八年(1661年),与索尼、鳌拜、苏克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