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民间曾将正月初七作为人们的生日 江南人要带饰品

正月初七,据说这一天是人类的诞生日,也就是人们的生日。人们曾经称这一天为“人日”、“人日”或“人日”。民间专家表示,“人日”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求平安的愿望和对“人”本身的尊重。

国庆节专栏作家、天津民俗专家表示,传说中,古代地球上没有生物,最初是由女娲创造的。她每天在七天内创造一种生物,鸡、狗、猪(猪)出生在前六天、羊、牛、马,直到第七天才出现。据报道,“人日”的民间活动较早出现在古人的占卜生活中,但自汉魏以来,不再局限于占卜,而是不断扩大祭祀、庆祝、文化、服装、旅游、饮食等领域。

[img]816942[/img]

据国庆节介绍,南朝梁宗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了两汉魏晋时期江南人过“人日”的习俗:“七日是人日,以七种菜为勺,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贴屏风,也戴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意思是人们在初七要吃七种菜的菜汤,“汤”与“更”谐音,取更新之意,有求吉纳吉的美好象征。当时,江南的每个人都必须在这一天佩戴“人胜”装饰品,这是用彩色丝织物和彩纸剪成的图案或人形,而更先进的则是用金箔镂空成人形。“人胜”饰品除了戴在头上外,还可以贴在屏风、窗户上,非常漂亮,旨在祛病、辟邪、消灾,在春节期间取得好成绩。因此,“人日”又称“人胜节”。

中国很多传统节日都是讲究美食的好日子,“人日节”也不例外。在广东江门、新会、鹤山、开平等地,每逢“人日”到来,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人日菜”,有的地方俗称“吃盆菜”值得一提的是,潮汕人吃“七汤”的习俗,也被称为“七宝汤”。一般来说,春菜、生菜、芹菜、芥菜、洋葱、大蒜、白萝卜(胡萝卜)一起烹饪,意味着春节致富、生活和美丽。民俗专家表示,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人对“人日”的习俗越来越陌生,相关节日活动几乎消失,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一些习俗仍然得到保留。例如,成都市民在正月初七游杜甫草堂,唱诗,赏梅祈福。


民间曾将正月初七作为人们的生日 江南人要带饰品民间曾将正月初七作为人们的生日 江南人要带饰品

,,

  • 冯玉祥离奇之死:儿媳在书中披露冯玉祥的死因
  • 冯玉祥的一生值得称赞。他参与了中华民国历史上的所有重大事件。晚年,他在美国发表了许多公开演讲,谴责美国政府帮助蒋介石...

  • 谭嗣同并未留下亲生子嗣 后代继承家风谦逊低调
  • “谭嗣同不仅是谭氏家族的谭嗣同,也是长沙、湖南乃至中国的谭嗣同。”150年前的3月10日,后来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血性悲壮一笔...

  • 隋炀帝杨广是怎么死的?是在下江南时死的吗
  • 史书上记载隋炀帝曾三巡江南,可这第三次却是有去无回。隋炀帝第三次下扬州是在大业十二年(616)三月。在离宫之前,他曾赋诗一...

  • 乾隆六下江南是真的吗?乾隆下江南都做了什么
  • 弘历最受百姓津津乐道的就是六下江南,这在如今的电视剧里就可以体现。 乾隆下江南是仿其皇祖父康熙,目的之一是为了探访民情...

  • 谁是何辅堂的原型?何辅堂在一代枭雄中是怎么死的?
  • 历史上有何辅堂吗?最近,随着《一代英雄》的流行,孙红雷在剧中扮演的何辅堂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该剧主要讲述了何辅堂为父亲...

  • 民国一代学术家,结婚几次被世人嘲笑
  • 民国时期,出现了许多人,如胡适、鲁迅、郭沫若、张太炎等。我们今天要谈论的人也是民国时期的一员,但他的声誉不如以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