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怀念和敬仰盛唐时期的繁华景象。“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一”、 “九天长合开宫,万国衣冠拜冠”...这些诗句都展现了盛唐的自信、开放、氛围和包容。
然而,在巅峰时期之后,唐朝不可避免地会衰落和衰落。晚唐时期,社会动荡,经济枯萎,文化颓废。。。在唐武宗时期,朝廷甚至不得不摧毁佛教寺庙里的铜像来铸造铜币,以铸造金钱。
想起极其奢华的盛唐朝廷,不禁叹了口气:真的不如一代...
唐武宗叫李炎。
实事求是地说,晚唐时期,唐武宗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皇帝。即位后,他任命威望高、正直的著名大臣李德裕为宰相,对唐末的弊政进行了一些改革。受改革的影响,当时唐朝出现了中兴,历史上被称为“会昌中兴”。
[img]816898[/img]
众所周知,在唐代,佛教的地位很高,影响也很大。唐初,著名高僧玄奘受到唐高宗和唐太宗的礼遇,地位很高。
有朋友问:玄奘是谁?
他是《西游记》中的唐僧。吃了他的肉,哪一个能长生不老?
在武则天时代,从皇帝到平民,中国几乎没有人不学习佛教,没有人不坐着冥想,甚至宫殿里的太监也读着“阿弥陀佛”。就像一个佛教场景。
然而,我们所说的唐武宗李炎与前皇帝不同。他不相信佛教,而是相信道教。
据记载,李燕在成为皇帝之前,与赵归真关系很好。当了皇帝后,他立即召集赵归真等81名道士入宫,在宫中修建了“金路”,并亲自参观了三殿,“在九天坛亲受法术”。
唐武宗李炎其实是个“烂摊子”。一方面,他想讨伐叛乱的昭义节度使者,另一方面,他需要钱来重振朝纲进行改革,而国家财政非常贫穷。
怎么办?唐武宗李炎把目光投向了规模庞大、“富得冒油”的佛教徒,他早就不喜欢了...
灾难很快就来到了佛教徒身上。
@ 唐武宗没收寺院财产,良田数千万顷;
随后,一批被指控“藩镇奸细”的佛教徒被杀;
随后,全国4600多座佛寺被强行拆除,金银佛像上交国库,铁像用于铸造农器,铜像、钟、钟用于铸造金钱;
@ 强行命令26万僧尼还庸...
这就是著名的唐武宗灭佛事件。虽然这件事增加了唐朝朝廷的收入,振兴了经济,但却给当时的佛教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 佛教徒称之为“会昌法难”——唐武宗的年号叫“会昌”。
幸运的是,唐武宗只当了七年皇帝,死于服用仙丹妙药,享年32岁。唐武宗死后,继位的唐宣宗致力于改善唐武宗留下的各种社会问题,包括灭佛事件。唐宣宗恢复了一些佛教寺庙,佛教复兴了。
唐武宗铸造铜像是为了解决钱荒的问题:唐武宗灭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