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中国官员的“建议”,包括对皇帝的书面和口头建议、意见,有利于国民经济和民生,治理国家安全,但也有许多官员的“建议”无关紧要,平庸琐碎,无助于改善政府,国家治理,甚至不缺乏令人震惊的“建议”。
北宋初,河南一位地方官员向朝廷献计,称农民在耕地上使用犁头需要太多时间和精力。他们应该把它改成每个人手里拿着一个长锥子,在地上刺一个洞,然后放上种子,这可以大大提高耕作效率。此外,朝廷还应规定每个农民饲养大量的鸡,这样当蝗灾发生时,将鸡赶出来啄蝗虫,可以有效地保存作物,并可以收获鸡的好处,这实际上是一石杀死两只鸟。朝廷相信这一点,要求他在辖区内进行试用。结果,农民工作了一天,没有播种一亩地,效率不如原来的十分之一。每个家庭储存的鸡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喂养,而且由于缺乏足够的饲养场地,鸡相互追逐,造成灰尘和瘴气。由于无法继续实施,这两项议案在人民的骂声中终止。
明宪宗时,一段皇家历史提出了一个“建议”,认为城市的街道拥堵是由于道路使用不合理造成的。例如,驴车和骡车的行走速度不同,驴车行走缓慢,导致骡车行走缓慢,堵塞了交通。因此,他建议设立驴车道和骡车道,以解决城市拥堵问题。但在狭窄的古代,它根本没有可操作性。
[img]817025[/img]
明朝有很多令人震惊的“建议”。明孝宗有一个问题。建议案的主题特别大,是关于加强国防建设的。他写道:最近,首都的衣服引领了时尚,裙子底部装饰着马尾巴。很多人偷偷地剪马尾巴。马尾巴被剪掉了。马跑得快吗?那马跑不快,那战还赢吗?“京中人好看马尾裙,所以官马被偷拔鬃尾,误军国大计,乞求禁革。把国家的兴衰和马尾巴扯在一起真是扯淡啊。
还是明朝,是嘉靖年间。明末是奢侈成风,有个员外却选了个好题目,他提交的是提倡节约的问题,选题没问题,问题是他的建议水平。他在提案中说:“建议节俭改变习俗,专门谈论茶店和食品店制作的桌子糖饼。”。到处卖煎饼和馒头的人做的煎饼和馒头非常不规范,大的,小的,大的和小的,没有标准的尺寸。”大人节省了工作和材料,小人节省了材料和工作。“得到国家统一的包子个头标准,“乞讨定式,功料间务在减省,使风俗归厚。”
在清朝嘉庆,遇到大灾大难,有人提出了妇女裤带战灾害的建议。嘉庆朝天发生洪灾,嘉庆皇帝下令,征求解决自然灾害的办法。有一段时间,他畅所欲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其中一个是这样玩的:大家分开行动,把全国各地的女人聚集在操场到广场到演兵场,大家都送了一条黄色的裤带,系在女同胞的腰上,然后让她们沿着长江游行,沿着黄河示威,沿着中国七大水系喊口号。可与天斗与地斗,战天斗地,战无不胜。其科学原理是:黄属土,土能克水。
对此,嘉庆帝据说没有采纳,还发脾气,“下诏求言,求得这样的话,令人叹为观止。”
中国历史上的雷人[建议]:包子个头标准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