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山密林中散落着许多古代和尚墓塔的构件,不远处还有一只石龟。这些墓塔属于谁,与哪座寺庙有关?最近,南京文史研究员张志峰告诉“老南京”一个新的发现。
据记者了解,这些墓塔构件是明代文物,是文物的新发现,很可能与消失了几百年的古刹天宁寺有关。
现场发现了多个墓塔残件
“这座塔林是我们最近爬青龙山时不小心发现的!”张志峰说。青龙山区有一座黄龙山,散落在黄龙山西南山麓的树林里,附近有几个小池塘和一条山涧。石材构件有方形、矩形和圆锥形。
张志峰对佛教文物有了更好的了解。他很快认识到这些构件是古代僧侣墓塔的一部分。墓塔,又称“僧塔”,是供奉和安置僧侣舍利、经文和各种法律物品的塔。它们通常由塔基、塔体和塔刹组成。墓塔分为亭亭式、覆盆式等类型。
张志峰说:“墓塔是分段雕刻的,然后组合在一起。如果它被摧毁,它通常分散成三个部分。如果构件完整,组合起来更方便!”。
张志峰提供给记者的照片显示,这些墓塔构件大多比较完整,上面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狮子滚绣球纹、覆莲纹、云纹等。
墓塔构件不远处,地下还有一座墓,规模较大,周围散落着青石条。张志峰说,这可能是墓塔的地宫。此外,还发现了一只石龟,俗称“背碑乌龟”。石碑早已消失,石龟身上还有一个石碑槽。张志峰说,根据石龟颈部的装饰,这很可能是明代文物。
[img]817296[/img]
据透露,这里是“天宁寺”
很多人都知道少林寺的塔林,里面有历代少林寺僧人的墓塔。张志峰说,在古寺旁边,塔林经常被设置在密集的寺庙里。
因此,这些墓塔残件出现在黄龙山西南麓山林中,说明附近有一座寺庙。
张志峰试图从现场残留的墓塔上寻找线索,墓塔上刻有僧人的身份信息。
在一座塔上,张志峰读出了这样一句话:“临济第三十四世天宁佩庵舒和尚塔”。
“临济”是指禅宗南宗五大流派之一临济宗。张志峰说,“天宁”可能是寺庙的名字,表明塔林所属的寺庙被称为“天宁寺”。
“天宁”是寺庙的常见名称。江苏省扬州、常州、南通都有天宁寺,历史悠久。但是南京历史上有天宁寺吗?
天宁寺已经消失了几百年
通过搜索历史资料,记者发现明朝南京确实有一座天宁寺。据《金陵梵刹志》记载,“明代南京佛寺百科全书”,“天宁寺”位于南京外郭城门高桥门外,距通济门37英里。建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重建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很快就被摧毁了。葛寅亮编纂《金陵梵刹志》时,天宁寺只剩下基址和几间僧房。也就是说,早在明朝,这里就已经是“山林幽幽,野泉散落,人迹鲜明”。
《金陵梵刹志》还包含了明代人写的《天宁寺旅游纪念》,提到明正德时期,文人来参观天宁寺时,已经“道远险”。终于到了天宁寺,发现寺庙虽然位于荒山,但却很优雅。寺庙旁边有一个飞泉,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
明代一位名叫王伟的文人参观了天宁寺,写了一首歌《游天宁寺》:“问年看井干,结夏闭山门。路夹双峰起,泉流百道喧嚣。葡萄缠废栋,蝴蝶舞荒园。婀娜可栖隐,每个人都说不出话来。”
史料中的天宁寺位于高桥门外,其地理位置与塔林一致。张志峰说,他发现的塔林属于已经消失了几百年的天宁寺。
塔林遗址在南京青龙山密林中发现 属明代天宁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