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芳(公元959-公元981年),北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也是各种影视剧中八贤王一角的原型人物。赵德芳今年18岁,公元976年。论制需要出阁受封,也就是说要开始工作。当时,赵匡胤授他为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等职。不久,宋军又扩大了领土,皇帝高兴地封给了儿子一些领地,赵德芳的食邑户数也增加了。但好景不长,一个天大的坏消息传遍了大宋。赵匡胤突然死亡。而且很有可能是被弟弟赵光义杀了。之后,赵光义在舆论的基础上登上了皇帝的位置,历史上被称为宋太宗。
在赵光义上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安抚这些侄子。过去赵德芳就职期间,工作能力出众,人品德行都比较有说服力。是一位颇有口碑的王子。因此,他被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等职位。两年后,凭借出色的表现,被授予检校太尉称号。虽然实权不多,但这在当时的武官中已经是一个很高的阶段了。不久之后,赵德芳的哥哥赵德昭,曾经很有继承皇位的人,被宋太宗怀疑,随后自杀而死。公元981年,赵德芳病逝,年仅23岁,头衔康惠,又被追封为楚王。虽然宋太宗死后来哭祭,但许多民间野史说前者很可能被后者伤害。
宋太宗死后,皇权回归太祖,后来的宋孝宗是赵德芳的后代。为了美化宋初王子,赵德芳成为民间艺术家作品中的八贤王,并在后人中流传。在杨家将、包拯等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八贤王赵德芳。他幽默、优雅、正直。当忠诚的士兵收集奸臣并排除陷害时,他们经常站起来拯救他们。让人们非常喜欢这个角色。
[img]816145[/img]
除了影视剧,八贤王的角色也以一些古典著称。其中最生动的描写是《三侠五义》。其中,八贤王手里拿着金牌,上打昏君,下打奸夫的正义气质,描写得淋漓尽致。
那八贤王赵德芳在历史上又是什么样的人物呢?经查阅,各种演义或影视作品中的八贤王,都只是民间艺术创作者的虚构人物,在历史上并不真实。尽管如此,这些虚构的八贤王也是按照一些人物的原型来描述的。在这些人物中,赵德芳是最被接受的。说起赵德芳,我不得不谈谈他的家庭背景。他的父亲是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作为皇室的一员,他受过良好的教育,年轻人的道德行为受到了高度赞扬。当时很多人认为他很可能成为北宋的第二任皇帝。
然而,赵匡胤突然突然去世,赵光义的兄弟继承了他的兄弟,成为了宋太宗。至高无上的地位与赵德芳关系不大。几年后,他去世了。之后,以他为原型,经过民间艺术家的描述和融合,八贤王的角色出现在各种民间演义中。虽然这些演义讲述的故事背景不同。然而,八贤王赵德芳的角色总是如此正直和受人尊敬。
关于赵德芳是怎么死的,一直众说纷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常见的说法。据正史记载,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时值三月,赵德芳病卒。时年二十有三。他的死让宋太宗亲临哭祭,闭朝五日。随后,赵德芳被追封为中书令、岐王、康惠。不久之后又加了太师,改追封为楚王。死后能得到天子哭祭,闭朝五日,又加封为王。足以说明天子非常重视他。而且朝廷还授予了死亡头衔,要知道古代能得到死亡头衔的人,都是很有名的人。按常理来说,赵德芳死于疾病,应该没有异议。
[img]816146[/img]
此外,还有另一个关于赵德芳在野史中是如何死亡的记载。古代君王的变迁,大多秉承父死子继的传统。但是宋太祖突然去世后,继位的是赵光义,也就是宋太宗。不寻常的继位人选,再加上先帝不寻常的死因,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这就是烛光斧影的传说。而太祖一系,有两个德行有名的王子。一个是赵德昭,另一个是赵德芳。他们都是有机会登上王位的人。如果太祖之死确实是太宗所为,赵德芳兄弟自然会被太宗所忌讳。更让人怀疑的是,赵德昭在公元979年被太宗怀疑,被迫自杀。赵德芳在公元981年又突然病逝。短短两三年,两位曾经德行皆优的王子就这样去世了。因此,人们认为赵德芳也被太宗伤害了。
影视剧中的八贤王和赵匡胤之子赵德芳是同一个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