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突厥族是什么民族?唐太宗为什么示弱突厥族?

突厥人是中国蒙古人的祖先。他们善于骑射,勇敢而善于战斗。唐代,连战无不胜的唐太宗都不敢成为敌人,向突厥人鞠躬。这是什么?唐太宗时期的唐朝是一个富有而强大的国家,但李世民已经贡献了12年。

突厥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而显赫的民族。早在南北朝时期,突厥族就逐渐发展壮大,建立了数十万军队。隋朝初年,由于内讧和斗争,突厥族统治集团分为东西两部分。西突厥位于阿尔泰山以西,而东突厥则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的广阔地区。东突厥很快就被隋朝军队打败了,西突厥也陷入了混乱和衰落。隋末天下大乱之际,东西两大突厥部落趁机迅速统一,振作起来,迅速发展势力,成为居住在漠北、控制西域甚至对中原构成严重威胁的强大军事力量。

与此同时,隋末农民起义风暴逐渐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自杨迪皇帝大业七年(611年)以来,全国出现了不少于100支反隋起义军,数百万人参加。其中,实力最强的农民革命队伍有三支:一支是河南李密、翟让的瓦岗军,一支是河北窦建德军,一支是江淮地区的杜伏威军。经过七年的血腥斗争,隋朝的政权崩溃已成为隋朝杨帝伟大事业13年(617年)的必然趋势,各种起义军也受到了严重创伤。13年(617年)7月,一直在等待机会的李渊和李世民的父子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带领3万誓师正式起兵,试图窃取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

[img]816498[/img]

据《旧唐书》记载,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时,突厥军队趁机袭击晋阳,大肆掠夺。突厥的袭击使李渊和李世民的父子意识到,突厥不仅是一种可怕的力量,也是他们争夺世界的后顾之忧。如果他们不与突厥保持良好的关系,他们刚刚形成的力量将被摧毁。为了消除突厥人的威胁,李渊和李世民的父子与心腹刘文静商量,唐公李渊亲自为突厥人写了一封谦逊的修辞书,并可能以“称臣纳贡”的信送刘文静去突厥人谈判。

刘文静到达突厥时,始终可汗地问:“唐公起事,今欲是什么?刘文静回答说:“皇帝废冢,传位后主,致斯祸乱。唐公国之懿戚,不忍坐观成败,所以起义军,想废除不当立者。愿与可汗兵马同入京师,人民土地进入唐公,财富金宝进入突厥。“始终可汗听了大喜,立即派将军康鞘利率领二千骑兵,与刘文静一起前往太原,献上马千匹表示友好。刘文静这次出使突厥,秉承李渊和李世民父子的意图,抓住了突厥总能汗贪财的弱点,承诺攻下京师长安后,所有财富、丝绸、金宝都归他所有,中间总能汗流浃背。唐代历史学家杜佑在他的《通典》中也记载了这一历史事实:“(突厥)更强...大唐起义太原时,刘文静聘请了他的国家作为援助。“通过突厥,向突厥宣称臣纳贡,引以为援,消除突厥争夺世界时的巨大威胁,消除后顾之忧,对于刚起步的李氏集团来说是非常值得的。

随着李渊势力的发展壮大,突厥人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始终可汗经常寻找各种借口,要求李渊进贡财产。“高祖即位,前后赏赐不胜纪。始终自力更生,益骄占;每一个使者都被送到长安,相当肆无忌惮。高祖以中原未定,每优容之。“赏赐”这个词用得很好,下级应该为上级做出贡献,上级给下级才是赏赐。李渊是臣子,突厥始终可汗是君王。唐书虽然颠倒了主次混淆黑白,却掩盖不了李渊称臣纳贡的事实。“优容”其实是因为实力不如突厥,不得不满足对方的贪婪,不敢违背突厥的各种不合理要求。开始毕可汗去世后,为表示哀悼,李渊“为此哀悼,废朝三日,诏百官就馆吊其使者。“这是中国古代只有君主死后才能举行的盛大礼仪。李渊和李世民的父子意识到,由于唐朝与突厥相比仍处于劣势,与其他集团争夺世界的局面尚未结束,他们只能稳定突厥,忍受愤怒,与突厥的新任可汗处罗保持良好关系。处罗可汗死后,李渊、李世民的父子仍以“臣礼”起吊,依诏百官到其使者处吊丧。

唐朝统一全国后,突厥人看到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从各种分裂者那里勒索财产。因此,当唐朝的国力不是很强大时,他们逐年进入大陆,掠夺人口和财富。突厥颉利可汗曾亲自率领15万军队入侵并州(目前山西、河北、内蒙古部分地区),掠夺5000多名男女;他还率领10多万骑兵掠夺朔州,进攻太原;626年李世民刚到位时,率领20万军队到达唐都长安城外渭水便桥北侧,距长安城仅40英里,京师震动。唐太宗被迫设置疑兵之计,亲率臣下和将士隔渭水与杰利对话。杰利既见唐军军容威严,又见太宗许以金丝财物,与之结盟,表示臣服,才领兵而退,这就是历史上的“渭水之盟”。

[img]816499[/img]

李世民即位后,任人为贤,知人善用;直到贞观三年(629年)后,唐朝对突厥的臣服终于改变了。此时,唐代军队的作战能力大大提高,兵力广泛,士兵数量大幅增加;相反,突厥的力量逐渐下降,一些国家反抗,突厥上层统治者分裂,有利于唐朝的变化。从617年到629年的12年里,雄材大略的李世民一直在考虑如何解决突厥问题,一直在为突厥问题咬牙切齿。时机,时机,他在等待时机。贞观三年(629年),李世民在综合分析现状,做好充分军事准备后,认为彻底解决突厥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出兵突厥,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彻底消除了心中隐忍了12年的阴影,彻底改写了唐帝国对突厥“称臣纳贡”的历史。到目前为止,李世民对突厥的臣服已经结束。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成就的皇帝。他不仅以善于知人用人、勇于接受建议、改变建议、创造“贞观治理”的繁荣局面而闻名于后人。同时,为了统一全国,及时调整与突厥关系的整体意识,以及他在过去12年中毫不犹豫地称臣纳贡为胡迪国家的耐心,也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突厥族是什么民族?唐太宗为什么示弱突厥族?突厥族是什么民族?唐太宗为什么示弱突厥族?

,,,,,,,,

  • 揭秘武则天的情诗《如意娘》是谁写的?
  • 《如意娘》是武则天最著名的一首诗。她是为谁写的?是情诗还是艳诗?一直有争议。有人说是写给唐高宗李治的,所以是情诗;也...

  • 唐代武则天宰相苏的味道:为什么绰号【模棱宰相】?
  •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都是李,行歌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楼不...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唐朝武则天究竟是怎样整肃吏治及整治贪官的
  • 1、设立铜匦(举报箱) 鼓励告密,对举报犯有罪行过失官员的人,一经查实,一律授官;即便举报无实,举报者也无须承担任何责任。...

  • 揭秘:痴情皇帝唐玄宗李世民为什么要征召4万宫女?
  • 我们已经知道,中国的皇帝通常有成千上万的宫女(中国宫女,皇帝可以随时使用,根据台湾著名学者杨先生,宫女穿开裆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