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朋友问我:你是治国史的。与今天相比,民国时期的房价是高是低?
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只要看看房价,中华民国的房子比现在便宜,但中华民国的普通人收入太低了。虽然房子很便宜,但他们仍然买不起。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时的房价并不低。一些朋友经常问我:你是中华民国的历史。与今天相比,中华民国的房价是高是低?
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仅仅看房价,中华民国的房子比现在便宜,但中华民国的普通人收入太低。虽然房子很便宜,但他们仍然买不起。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时的房价并不低。
民国初年,成都一个带小花园的庭院售价440两银子,当时成都普通人一年最多存5两银子
例如,在中华民国的第一年,少城栅子街有一个庭院,有十几间瓦房和一个小花园。价格只有440两银子(见《吴宇日记》第一册,1984年四川人民出版社版)。当时12是37克,440两是16280克,最近银价大幅上涨,每克近10元,16280克也只有16万元。在成都市区花16万元买个院落,到今天绝对是天方夜谭。
[img]816188[/img]
但是民国初年成都人的收入有多高呢?人力车夫365天不休班,不包括饭钱、车份、抽烟、逛妓院等费用(大部分车夫狂赌烂嫖,鸦片瘾),一年最多能存3两银子;理发师剃头赚10块钱,挖出吃饭、租房、看病的钱,一年最多能存7两银子;看门的保安管吃管住,月薪500文。如果一文钱不花,一年只能存6000文。折合纹银52多一点(以上收入数据均见《成都通知》,成都时代出版社2006年版)。这些努力吃饭的升斗小民要想在成都市区买一套像样的房子,就要付出几十年甚至一百多年的血汗!这些努力吃饭的人,要想在成都市区买一套像样的房子,就要付出几十年甚至一百多年的血汗!你说当时房价高还是低?当然,答案很高。
同理,我们分析今天的房价是高是低,也离不开普通人的收入。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好吧,我们不谈现在,只谈民国。
不到半年,成都售价440两的院落涨到了500两,业主庆幸:“以今天的房价上涨,如果不买这套房子,也就是减去月给也怕不足。”
要了解中华民国的房价是高是低,除了收入,还取决于具体的时间。一般来说,中华民国早期房价低,中华民国后期房价高;北洋低,国民政府高;抗日战争前低,抗日战争胜利后高。
以成都为例。1912年,我们刚才提到的成都少城栅子街4402院,不到半年,“房价逐渐上涨”(吴宇1912年农历三月初五的日记)从4402涨到5002。1917年,这所房子的主人发现房价上涨了很多。他很高兴他早点买了一套房子。”随着今天房价的上涨,如果他没有买这所房子,他可能无法弥补每月的减少。"(吴虞1917年5月22日日记)。也就是说,如果他一开始没有狠心买房,继续承担越来越高的租金,一个月挣的钱也没花多少,猴年马月也买不到房子。听了类似的感叹,现代房奴大概会产生共鸣吧?
[img]816189[/img]
以北京为例。1919年,也就是五四运动的那一年,也是鲁迅在北京西城买第一个四合院的那一年。郁达夫的哥哥郁曼陀在阜成门巡逻厅胡同买了一个四合院,花了2200元。1924年,“值五六千元。"(吴虞1924年5月3日的日记)短短五六年,房价涨了一倍多!巡逻大厅的胡同现在被改名为“民康胡同”,那里有一个“民康胡同社区”,非常普通的商品房,一平方米已经卖到5万元以上,与中华民国相比,今天的房价上涨了更多。
中华民国的房价有多高?88年才能买到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