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天性善良,有些优柔寡断。他不是皇帝的理想候选人,一生中也没有什么大的成就。幸运的是,他的父亲唐太宗为他留下了丰富的基础。在长孙无极、楚遂良等得力忠臣的帮助下,他在即位初期维持了太宗留下的局面,使朝野呈现出治国的景象。高宗在位前六年被称为“永辉”,也被称为“永辉之治”。
唐太宗是一位具有开拓精神的英国大师。在位期间,他建立了各种制度,完善了唐朝的官僚制度。虽然李志远不如他的父亲,但他并不是一个虐待不道德的国王。虽然他没有很高的知识,但他也有能力成为一个守成为的君主。
即位之初,高宗李志和大臣们坚守太宗遗训,继续贯彻太宗制定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牢记“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道理,关心民生疾苦,开阔言路。即位时,他们向大臣们宣布:“对人民不方便的人,了解宜陈,无尽的人更封闭。“每天,高宗都要接见刺史,向他们询问人们的生活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政策,以身作则,崇尚简约。高宗一生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既不经常出去打猎,也不到处寻找珍稀奇宝。为防止官员献宝,他还下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猎鹰、犬马者罪。”@ 李治统治初期,世界一直和平无事,人民安居乐业。据史书记载,贞观年间人口从不到300万增加到380万。
[img]815618[/img]
唐高宗在位期间,朝鲜半岛高句丽、百济、新罗三权分立。高句丽与百济联军攻打新罗,新罗便派人向唐高宗乞讨。因此,唐高宗先后两次发兵攻击高句丽和百济。到了龙朔三年(663),唐朝将军刘仁轨在白江口击败了日本和百济联军,一举摧毁了百济国,迫使百济国王逃向高句丽。总章元年(668),唐军和新罗联军再次占领平壤,高句丽随之灭亡。到目前为止,朝鲜半岛已全部臣服于唐朝。
此外,在高宗即位后不久,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破乙毗射匮可汗,自称沙碗罗可汗。永徽六年(655),唐太宗派将军程知节西击沙碗罗可汗,开始向西域用兵,直到显庆二年(657),唐将军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沙钵罗本想逃到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地区),结果在路上被俘,西突厥灭亡。唐高宗随后在当地设立了昆陵、蒙池二都护府。
唐高宗永徽之治是什么?永徽之治的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