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从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一步一步地爬上了皇后的宝座,直到最终建立了一个大周朝。登上王位后,武皇一方面消灭了异己,另一方面也试图治愈。在她的统治时期,整个社会都很稳定,有很多关于武则天的传说。武则天本人从来都不是一个愿意孤独的人。即使他死了,他也会留下一块无字的纪念碑,这几千年来引起了人们的猜测。
乾陵位于西安市西北80公顷的乾县梁山上,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墓。墓前有两块高6.3米的石碑,西面有“圣碑”。碑文主要是由武则天和唐中宗写的,歌颂唐高宗的功绩。由七节组成,榫卯扣接,又称“七节碑”,碑宽1.86米,重81.6吨。东面是武则天的“无字碑”,由一块巨大的整石雕刻而成,宽2.1米,重98.8吨。碑头雕有八条缠绕的头,饰以天云龙纹,碑座刻有骏马饮水、雄狮、云纹等线。如此精细的雕刻,在历代墓碑中都是极其罕见的。
人们猜测武则天立无字碑有三个主要原因。武则天认为自己功高德大,不能用文字来表达。在武则天看来,虽然她是一个女人,但她是一个平庸的高宗,她的才能绝对优于高宗。此外,她的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应该是她的伟大成就。不幸的是,当时很多人认为武帝抢了大唐江山,叛臣叛贼,对她的功劳视而不见。因此,武则天要让后人评论、记录自己的功劳,于是就有了无字碑。
[img]815586[/img]
第二,武则天知道自己有很深的罪恶。恐怕最好不要写碑文。有人说,武则天建立大周朝后,内心感到内疚和不安,想在自己死后归还唐氏。然而,由于她称帝的经历,她对自己死后的处境没有信心,更害怕世界责骂她篡位的罪行,所以她留下了一块无字的纪念碑来赎回自己。第三,武则天希望后人评论她的生活。
这种说法与前一种说法恰恰相反。武则天为自己的生活感到骄傲。作为一个女人,她可以在政治斗争中脱颖而出,达到权力的巅峰。
她希望后人客观地评价她的文化和武术,而与她利益冲突的儿子李贤肯定不会对自己做出客观和公平的评价。有鉴于此,武则天想把自己一生的成就和后人交给后人,就是让后人评价自己的一生。这三种说法似乎都很有道理。至于哪种说法是她的初衷,没有办法证明。
值得一提的是,宋金之后,人们开始在无字碑上添加问题,现在有13段。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文字中还有一种少数民族文字,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人能识别。日本学者山路广明将这一早已废除的少数民族文字视为“20世纪之谜”。经研究,金太宗的弟弟于1134年在无字碑上刻上了《大金皇帝都经略郎君行记》(以下简称《郎君行记》),旁边有汉字译文。
[img]815587[/img]
这种失传的文字不是金文,但到底是什么呢?明代金石学家赵山函在《石墨刻华》中说:“(《郎君行记》)碑文分不清,盖女真字...乾陵无字碑上刻着字。这种说法一直广为流传。直到20世纪20年代,考古学家才在内蒙古巴林右旗附近发现辽代皇后的墓志。原来这些文字和墓志上的文字一样,是早期的契丹文字。
契丹文字成立于公元920年,但随着国家的灭亡迅速消亡,元朝几乎没有人知道,明朝完全成为一种无人能知的“死文字”。这种失传的文字作为一种极其珍贵的文字史料被保留下来,但它对武则天的无字纪念碑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什么武则天没有字碑?无字碑背后的秘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