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04年,从明朝灭亡(1644)开始,就有了整整一个甲子。此时正忙于九子夺权的康熙爷,绝对没想到自己的藩属国朝鲜此时正在秘密举行一场“六十年祭”来纪念明朝的大型仪式。这有点时间混乱。要知道,随着1683年台湾省的统一,明朝最后一面王旗在中国已经消失了21年。
今年,朝鲜肃宗国王在自己的宫殿后院建造了一座大型建筑——“大报坛”,以至于崇高的祭天仪式祭祀了明朝的神宗皇帝,成为未来200年朝鲜最隆重的祭祀仪式。
这一幕只是明朝死后朝鲜思念明朝的缩影。事实上,在清朝,朝鲜在军事和政治上臣服于清朝的同时,朝野始终充满了以明朝为中国正统、以清朝为夷狄、与之虚、委蛇的主流意识形态。臣服于清朝是“痛苦、悲伤和最后的手段”。更夸张的是,包括几位国王在内,朝鲜也有极端的复国主义者以“驱逐鞑靼人,反清复明”为己任。朝鲜孝宗国王甚至有“养精兵十万,出人意料,直接抵御关外”的具体军事理念。最可笑的是,在当时信息封闭的时代,沉迷于世界观的清朝皇帝总是被蒙在鼓里。
[img]814657[/img]
自唐朝以来,秉承儒家中华正统观的朝鲜一直以“藩国”为宗主,尊中原王朝为宗主。然而,在历代王朝中,朝鲜最令人信服的是明朝。朝鲜甚至有学者认为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任何瑕疵的完美王朝”,甚至在大明山河破碎的时候也没有改变初衷。
与中国明清时期相对应的朝鲜王朝是李朝(1392-1910年)。事实上,李朝的建立是朝鲜忠于大明的最好例子。在与朱元璋发生领土争端后,朝鲜高丽王朝计划进攻辽东。不愿伐明的高丽将军李成桂首先训诫国王被拒,然后发动政变推翻高丽王朝,从而建立了李朝。李成桂称王后,迅速确立了“事大主义”的国策,并上书说朱元璋要求天子给“国号”。这在朝鲜历史上只是一次。此后,在朱元璋的名字下,朝鲜成为了“朝鲜”。
历史的矛盾在于,万历皇帝虽然在中国历史上名声狼藉,但却是朝鲜历史上最受尊敬的中国皇帝。朱元璋的“名字”被朝鲜王朝视为“伟大创造的恩典”,而万历的“抗日援朝”被朝鲜视为“重建的恩典”。事实上,这也是“大报坛”建设的初衷。在朝鲜君主和官员的心目中,万历皇帝的军事援助给朝鲜带来了“牺牲自己、拯救人民”的悲剧色彩。“皇朝的迅速死亡可能不是因为东征”。朝鲜肃宗国王甚至“内疚”地认为,如果他没有向朝鲜派兵,失去国力,明朝至少可以像南宋一样在江南安居一百年,而不是像南明那样一个接一个地死去。
虽然朝鲜官方文件的年份在明朝去世后已经使用了清朝的年份,但私下里,无论是私人文件还是皇室祭祀,都延长了明朝的年份,但使用清朝的年份是一件非常不道德的事情。当时,朝鲜的主流是崇祯的年份,以至于“崇祯200多年”的奇怪故事出现了。19世纪下半叶,朝鲜儒生自豪地说:“叫我做大明人”。
这是世界历史上最独特的现象:一位皇帝在自己的国家已经成为前朝的老人,但在邻国时期,它仍然存在了200多年。在这方面,朝鲜儒家大师朴趾源在《燕行录》中指出:“尊重崇祯,保存中国。”由于军事上无法实现反清复明的梦想,让大明在精神上永存,永远生活在“崇祯”的岁月里。
解密:为什么藩国朝鲜如此思念宗主国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