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能以女人的身份在后世留下名声的人,无非就是这几种:艳女、才女、怨女、痴情女,冯小青就属于才女。
冯小青是明代著名的才女和诗人。她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活跃人物。她来自南直隶扬州,名玄玄,字小青。因为她嫁给了杭州豪公子冯生为妾,所以她只叫小青。小青原本是广陵城的一位家庭小姐。如果不是因为家里的意外和战争,她永远不会嫁给富商冯生为妾。
冯家祖跟随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战,为明朝的建立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在明朝建都南京,冯家一直享有高官厚爵。即使在小青父亲这一代,他也被命名为广陵太守。
冯小青从小就聪明敏捷,年纪轻轻就是个美人胚,长大后更显美丽端雅。父亲是一个家庭的孩子,母亲也是一个大家庭的女儿,端庄贤惠,善于写作和弹琴弦。冯小青懂事后,母亲严格要求她,诗词、歌赋、钢琴、象棋、书法、绘画,认真教导,想把她培养成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孩。小青也懂事聪明,能迅速接受新知识,并取得一定成绩。
小青十岁的时候,一个化缘的尼姑来到家里。尼姑看到她生得很可爱,就叫她到身边,给她读了一篇《心经》。小青早慧,只听尼姑读了一遍,却能把整篇文章背下来,让尼姑大吃一惊。”当她十岁的时候,她遇到了老尼,并口授了《心经》。尼说:“儿子早,福薄,乞求我当弟子。”母亲不允许。努力学习,解音,下棋。"
[img]814296[/img]
冯小青的母亲是一个读过书的人。自然,尼姑这么说是不可能的,所以她把自己的宝贝女儿送给尼姑当徒弟。尼姑看到冯的母亲拒绝了,叹了口气,没有坚持,于是离开了豪宅,冯的母亲再也没有照顾过这件事。冯的母亲万万没想到的是,尼姑当天说了一句话,后来变成了一句谚语。
建文四年后,燕王朱迪发动“靖难之变”,将侄子从皇位赶下,坐在皇位上,迁都北京。冯家是皇帝的死忠,燕王发动叛乱,自然不能置之不理。只有朱棣带军进攻南京,冯小青的父亲作为建文帝的大臣,曾带兵坚决阻止。作为皇帝的臣子,冯小青的父亲有责任抵抗军队进攻。但关键问题是,建文帝失败了,燕王登上了王位,曾经阻止过他的大臣,怎么会有好的结局。就这样,夺职问罪,将冯家上下一干人等,抄家株连。年方及吉的冯小青当时刚和远房亲戚杨夫人一起出去,幸免于难,慌乱中,随杨夫人逃到杭州。此时冯小青与冯生相识。
经过战争和家人的悲惨死亡,小青悲伤欲绝,整天呆在家里,沉浸在悲伤和忧郁中。今年中秋节,一直呆在家里的小青不小心出来散步,正好看到冯生准备的灯谜,于是他们因为灯谜认识了。
冯小青生美丽、才华横溢、气质出众。冯生第一眼就爱上了她。冯小青也喜欢这个温柔的男人。一个接一个,他们的感情升温,彼此许下了真诚的感情。最后,冯生纳了当时孤独的小青作为妾。虽然小青不想当妾,但她对冯生的爱克服了她内心的坚持。
冲破束缚的小青,迎来的不是生活的甜蜜,而是悲惨的开始。
冯生家的妻子嫉妒不仁,残忍无情。她的丈夫娶了一个漂亮的妾,厌倦了整天和她在一起。她怎么能忍受,所以她开始尽力折磨小青。小青不敢反抗,只希望冯生能保护自己。但可悲的是,冯生本人也承受着妻子的压力,更不用说保护小青了。后来,连小青的房子都很少来。
[img]814297[/img]
一次又一次的期待,换来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生活的悲伤,完全打败了小青,她整理了自己的诗,请画家为自己画一幅肖像,肖像好后,悲伤的小青死了。临死前,她把肖像和诗集托人带给了冯生,最后被大妇人烧毁了,只有少数被悲伤的冯生救了出来。
一代红颜,一代才女,死于自己的爱情,可悲可叹。
冯小青有什么样的生活经历?冯小青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