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是中国古代饮酒的容器,尤其是商周时期帝王将相的墓葬。然而,作为一种酒器,爵看起来并不那么实用。刘邦手中的玉爵在电视剧《楚汉传奇》中喝起来不太方便。(见图片)
[img]813272[/img]
爵士当然是酒器,大多数人都很熟悉形状,上有两柱,下有三脚,前倾的酒是流动的,后倾的名尾,一边用来握住。然而,关于爵是纯礼仪礼器还是实用饮酒器一直存在争议。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爵,礼器也,象雀的形状,有长酒,也有持之。饮。“既是礼器,又是饮器,和一把泥混在一起,却无助于解决问题。
现代学者普遍认为,爵不是一种实用的饮酒器。原因是第一次用爵喝酒不方便,第二次考古发现很多爵底都有烧灼的痕迹,好像是温酒的器具。假如直接用饮酒器温酒,那饮酒器估计热得拿不起来,这里的温酒,更有可能是祭祀的一个环节。从古代文献中,我们也可以找到爵作为礼器的证据,比如《左传·庄公21年》中的“郭公请器,王与之爵”。如果不是为了礼仪,似乎没有必要给天子一份礼物。
更重要的是,爵士生于夏天,在商周盛行,西周后期逐渐消失。1988年,太原市在春秋时期发掘了晋国正卿赵鞅的墓葬,发现了150多件青铜器,包括鼎、豆、壶、尊、鉴、盘,但没有爵士。秦汉时期更落后。他们在哪里可以找到爵士?
[img]813273[/img]
这样,项羽刘邦喝酒,用什么?鸿门宴上,樊迅闯帐,项羽给了他“酒”,但“夫”能容四升,即八斤,一般人估计不会拿那种东西喝,用来盛酒才合适。@ 正如历史学家谢国珍所说,汉代的“饮酒器具叫羽杯”——浅腹平底,椭圆形,杯口侧面有双耳,也叫“耳杯”。玉杯出现在战国时期,一直沿用金、银、铜、玉、漆、陶。学者们认为,除了埋葬冥器,其余的都是实用的。“羽毛”,这个名字相当漂亮,在后人的诗中不断出现,比如张衡的《西京赋》:“促中堂狭窄坐着,羽毛行而无算”;例如,汉成帝的后妃班婕婕写道:“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脸,喝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杯。”。下图为西汉羽杯。
秦汉时期 为什么爵位人不用爵位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