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道教有研究的朋友一定知道张道陵是道教四大天师之一,甚至有人认为他是道教的创始人。民间传说,张道陵白天飞,法力无限。
然而,据估计,许多朋友不知道张道陵的原名是“张陵”,他的孙子是三国群雄。
张陵的孙子是汉末汉中之王:张鲁。
说起来,张鲁不仅是一个分裂的军阀,而且他继承了祖父的道德统治,是一个道教大师。此外,他还是一个穿越的经理
发生了什么事?
《三国志@张鲁传》记载了张鲁祖父张道陵的成道事迹:“祖父陵、客蜀、学道湖鸣山,造道书迷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桶米,故世米贼。”
张陵祖籍沛地,他在巴蜀学道法,并在巴蜀传道,说四川多道士道观,这也是有传统的。
[img]812774[/img]
古代科学不发达,普通人受教育程度很低。这种治病占卜的法术能吸引信徒。张角,黄巾乱的发起人,用的是道教法术。据《典略》记载,在Xi平中,妖贼大起,三辅有罗曜。光与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太平道的人,老师拿着九根棍子作为祝福,教病人磕头思考。如果他们因为喝水而生病或日浅而康复,他们会相信这个人,如果他们不康复,他们就不会相信。修法略与角同,施静室,让病人在里面思考。(这里的张修就是张陵)
张角的教派叫“太平道”,张陵的教派叫“五斗米”。所谓“五斗米”,是指想要得到“大师”祝福或想加入的人,都要贡献五斗米。
现在我们来看看,张角的太平道和张鲁的五斗米道是一个社会运动能力强、基层组织能力强的组织。后来,张角用太平道组织流民,掀起了黄巾之乱。《三国志》称,张陵的教派是“小偷”和“鬼道”。
张陵死后,儿子张衡继承了父亲的教派。
张衡死,张鲁接任,继续在巴蜀传道,时在汉末,作为一个经历了三代的邪教组织,可谓树大根深。
刘燕入主蜀中,收编张鲁,派部将张修与张鲁一起攻打汉中。
结果张鲁袭杀张修,占据汉中自力更生。
刘妍死后,刘璋继任,然后杀死了张鲁留在巴蜀的家人,于是张鲁和刘璋成了戴天不同的敌人。
曹操平定北方,世界趋于稳定。但由于汉中道路险阻,易守难攻,曹操20多年来一直无能为力。他只能用招抚的方式稳定他,封他为汉宁太守。史书说:“汉末,力不能征,就宠鲁为镇民中郎将,带领汉宁太守,做出贡献。”
直到建安二十年,曹操灭马超,终于腾出手来收复汉中。曹操亲自率领数十万军队南征,三个月内攻入汉中腹地,张璐流亡巴中。
当时,刘备已经摧毁了刘章,占领了巴蜀,于是派人向张鲁投降。但张鲁宁愿向曹操投降,也不愿向刘备投降。他喊道:“我宁愿为曹公做奴隶,也不愿为刘备做客。”
最后,统治汉中30年的汉中之王被曹操征服。
由于张鲁临离开前完好无损地封存了府库中的粮食宝藏,得到了曹操的好评。于是,曹操拜张鲁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食邑万户。
为什么后世的名人甚至伟人都对张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原因是《三国志@张鲁传》的一段。
[img]812775[/img]
据《三国志@张鲁传》记载,“鲁遂以汉中为基础,以鬼道教民,自称“师君”。。。他们都教诚实而不欺诈。他们生病时自首,大多与黄巾相似。所有的祭酒都是作义舍,现在的亭子都在传播。还有一种定义米肉,县在义舍,路人量腹取足;如果太多,鬼道往往会生病。”
翻译这段话的意思是:张鲁占领汉中,用“五斗米”鬼道教人,自称“师君”。他教育人们要诚实,不要欺骗,生病要反省自己的过错才能痊愈,这些手法与黄巾军相似。他的“祭酒”(宗教基层领导)建造义舍,在义舍里挂米肉,路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食量和需要自己吃。但如果你贪婪,多吃米饭和肉,你会受到鬼神的惩罚。
我们看,根据自己的需要拿走大米和肉,完全依靠意识,没有人监督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和人类意识,不是很先进,非常先进的社会形式吗?它只是实现了无为和治愈!
更不用说,在交通不便、人民不开化的时代,张璐的这些做法确实得到了当地人民的大力支持。史书上说:“不管官员多少,他们都以祭酒为治,人民可以享受。雄据巴,汉垂三十年。”
张鲁的“义舍制度”相当先进。事实上,许多现代国家也使用了他的管理模式,如前苏联,以至于我们怀疑他是否是一个穿越者。
我想张鲁自己也不会想到1800年后他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对吧?!
三国道教宗师发明了先进管理制度 是穿越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