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吕碧城: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

[img]812570[/img]

吕碧城,民国黄金剩女

吕碧城,祖籍安徽景德,是中国女性教育的先驱之一,也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和诗人。

在民国众多名媛中,吕碧城的才华和美貌极为突出和引人注目。严复称赞她“优雅坦率,明达可爱”,而著名女作家苏雪林则惊叹于她“像仙女一样美丽”。她的生活充满了传奇。

民国时期的黄金剩女

吕碧城出生于1883年。他的父亲吕凤岐在同治年间被举报。他是光绪三年的中进士。曾任国史馆协修、玉牒馆编纂、山西学政等职务。吕碧城9岁时与同乡王氏议婚。12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他的财产被分割了。他的母亲别无选择,只能把她送到叔叔身边。不料,他的母亲被土匪掠夺。虽然她脱离了危险,但王家以名声不好为由退婚。

家庭的剧变,让年轻的吕碧城对世事多变、人心险恶有了深刻的认识。从此,她自强自立,凭借家学的渊源和才华,经过努力学习,才华横溢。吕碧城长大后,天生丽质,个性显露,崇尚时尚,尤其喜欢奢华,成为名人追求的对象。追求者有著名诗人范增祥、易实甫、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文、李鸿章的侄子李经羲等。,但他们都失败了。

吕碧城和她最好的朋友谈到了他们的感受,曾经说过:“生活中没有多少令人满意的男人。梁启超早就有了一个家庭,王精卫太年轻了;王荣宝很好,已经结婚了;张健曾经向我介绍过诸宗元,但年龄不混乱,眉毛白,太不匹配了。我的目的不是钱和门,而是文学地位,所以很少有合适的伴侣。”

因此,事业、才华、长相、金钱齐全的吕碧城,逐渐成为民国时期的黄金剩女。

和秋瑾一见如故

吕碧城年轻时住在塘沽叔叔家学习,不到20岁就独自来到天津,因为她不愿意被束缚和妥协。《大公报》总理英志不小心读到了她的一封长信,称赞了她的文学才能。见到吕碧城后,她更欣赏自己的才华和勇气,并立即被聘为《大公报》的实习编辑。这是吕碧城生活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此后,她在《大公报》上发表了大量的诗歌和政治文章,并迅速在京津文化圈流行起来。

后来,在袁世凯、唐绍仪等人的支持下,英志成立了北洋女子公立学校。23岁的吕碧城担任总教学和监督,成为近代中国最早致力于女子教育、职位最高的女性。邓颖超、刘庆阳、徐广平、郭隆真、周道如等众多女演员都听过吕碧城的讲座,受到她教育理念的影响。

吕碧城的诗歌格律严谨,文采斐然。他哀叹中国的陆沉,表达了悲伤、愤怒和痛苦,发泄了新女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她倡导女性解放和女性教育的文章指出,“从儿童教育开始,必须以母教为基础”,“人民和国家的基础也是如此;女人和家庭的基础也是如此。凡人结婚成家,即积家成国”,“有贤女后有贤母,有贤母后有贤子,古代魁儒俊彦被授予母教”。

这些鲜明的观点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热烈的讨论。社会声名鹊起,文坛崭露头角,吸引了意想不到的朋友秋瑾,成就了“双侠”的传奇。

“女双侠”第一次见面,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1904年春夏之交,在吕碧城天津住处,有客人投“秋闺瑾”名片求见。来访者身穿长袍、外套、男装,头上却梳着女人的发髻,英气十足,气度非凡。这个人就是“鉴湖女侠”、曾以“碧城”为号的秋瑾。

当时正准备在日本留学的秋瑾,因为读了吕碧城的作品,吸引了知己来拜访。这一天,中华民国第一次见到“女双侠”,却一见如故。这天晚上,秋瑾留在吕碧城,聊了一整夜。国家虚弱、政府腐败、民族危机等。他们同情悲伤和愤怒。他们达成了许多共识,讨厌以后见面。

秋瑾劝吕碧城东渡扶桑,策划革命。吕碧城同情革命,但心胸独特。她愿意从事教育,启迪人民智慧,改变民俗,帮助世界拯救人民。

1907年1月14日,秋瑾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女报》,仅两期就发表了吕碧城的文章。他们相互呼应,倡导民主思想,鼓励社会变革和女权运动。今年7月15日,秋瑾在浙江绍兴轩亭口定居。听到这个消息后,吕碧城冒着风险派人去收集秋瑾的尸体,埋葬在西湖边,然后亲自参观了秋瑾的坟墓。

她永远不会忘记秋瑾。她曾写过《革命女侠秋瑾传》,发表在纽约、芝加哥等地的报刊上,引起强烈反响,陷入危险。

由股神致富,皈依佛门

清帝退位后,应袁世凯的邀请,吕碧城曾担任总统府机要秘书,但很快辞职迁居上海,加入南方社会。在十里洋场,除了通过声音寻求精神寄托外,她还与海外巨头竞争,并获得了巨大的利润,成为上海海滩突出的富人。

后来,吕碧城作为上海《时报》的特别记者独自前往美国。离开前,她向中国红十字会捐赠了10万美元。然后再次出国,首先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艺术、历史和文学。然后参观了欧洲和美国,遍布纽约、旧金山、巴黎、日内瓦、米兰、罗马、威尼斯、伦敦等地,并在瑞士日内瓦湖定居。

她才华横溢,气质高贵;她豪迈,特立独行;穿衣打扮,领先时代。她喜欢穿西装,最喜欢绣大孔雀羽衣,展现她的奢华和内心的骄傲。

吕碧城多年来一直住在一家豪华酒店。在维也纳万国保护动物大会上,他用英语发表了一篇长篇“废屠杀”演讲,呼吁以佛教慈悲精神提倡素食,戒掉护士,得到与会者的热烈响应。她捐了两笔钱来保护她的生命。世界各地的主要报纸在头版上发表了她的演讲和照片,并发表了介绍她的文章。

吕碧城在瑞士皈依佛教,成为一名家庭成员。与此同时,她编译出版了中英文对比的《法国经典》,并将《欧美漫游记》寄回中国,连载在北京《顺天时报》和上海《半月》杂志上。

1933年冬天,她回国后,在上海完成了《观无量寿经释论》等佛教作品,并在北京编写了毕生词作,并将其命名为《小珠词》。

七七事件发生后,她再次出国,在欧美传播佛教慈悲,希望防止野蛮战争,并与叶恭绰、王一亭、朱石僧、李经纬等人成立了中国保护动物协会。二战爆发后,她向国内救灾机构捐款,帮助抗日战争中流离失所的难民。1940年,她从瑞士回到中国,准备从香港回到大陆,但她不得不住在香港。

亲戚朋友听从遗嘱,用骨灰喂鱼

1943年1月24日,她因病去世,享年61岁。根据她的遗嘱,亲戚朋友捐赠了她在美国银行和上海银行的遗产和存款20多万港元,用于弘扬佛教和保护生命。按照她的指示,“火化遗体,将骨灰和面粉放入海中,为鱼吞食”。

吕碧城的诗歌文章优雅、敏感、精致,别具一格,却暗蓄孤愤,影响很大。刘亚子说她“足以当女诗人,无愧”;词学家龙榆生称她为“凤毛麟角才女”,“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诗人易实甫认为,“诗文见解之高,才笔之艳,都是非常普通的操家也”。

她用文言文写了一辈子,时间变了,她的文名渐渐消失了。时至今日,民国女侠鲜为人知。


吕碧城: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吕碧城: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

,,,

  • 越南河内博物馆撞脸中国馆 设计师说河内设计早
  • 近日,建成5年的越南河内博物馆因缺乏展品而引起了当地媒体的关注。与此同时,河内博物馆的外观与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相似,...

  • 外国媒体:中国空军在五个方面挑战美军 令人害怕!
  • 参考新闻网12月12日报道 《国际金融日报》澳大利亚网站于12月10日发表了一篇题为《报告称,中国空军将在五个方面赶上美国的空...

  • 揭秘汉灵帝刘宏:中国史上卖官最疯狂的皇帝
  • 官职者,国家之名器也。历史上的那些腐败王朝,大都存在买官卖官的现象。但即便是很腐败的朝廷,在卖官时也是遮遮掩掩,巧立...

  • 中国历史四大女帝:殇帝元姑娘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 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绝对是另类的人物,她是一个女皇帝,更重要的是她的执政能力让人刮目相看,让男儿自叹不如。 但是中国历...

  • 竹林七贤之一 ,刘玲到底有多爱喝酒?
  • 魏晋时期,有一位名叫刘玲的学者,与季康、阮籍、向秀、山涛、王蓉、阮咸等人并称“竹林七贤”。刘玲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学习...

  • 千秋功过:揭秘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多的八位丞相
  • 他们是丞相中的“巨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们以相似的权威和不同的行为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丞相之最”。 1、最具统治力的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