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811552[/img]
在武汉举办的湖北省音乐博物馆“泛川古琴馆”开幕式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宣布,湖北省枣阳市郭家庙墓地发现了相对完整的钢琴和瑟。2700年前,人们对中国古代音乐的认识再次更新,这是目前最早知道的。
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是春秋初期的遗址,距今2700年。墓地位于枣走廊入口处,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主要道路。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介绍,郭家庙墓地出土的秦、瑟均来自曹门湾墓地86号墓。钢琴长约92厘米,宽约35厘米。整个身体略像一个高发髻。整个盒子都是木头做的,漆成黑色,属于“半箱钢琴”。秦龙的牙龈上有很深的过弦痕迹。第一座岳山嵌入钢琴的身体,旁边有几个弦孔。
方勤还介绍了瑟出土的情况:瑟长180厘米,宽34厘米,瑟是羽人的形象,弦孔和首岳也很清楚。春秋初期,中国从未发现过相对完整的瑟瑟。
在考古发掘中,瑟多琴少,琴与瑟同出的概率极小。众所周知,出土年代最早的瑟是湖北当阳赵巷4号墓出土的春秋中晚期的两个瑟,其次是湖北当阳曹家岗5号墓出土的春秋晚期的两个瑟。钢琴的发现屈指可数。一是战国早期著名的曾侯乙琴,又称“十弦琴”;二是盛唐名琴“九霄环佩”。
[img]811553[/img]
专家指出,郭家庙发现的钢琴比曾侯乙十弦琴早了300年左右,这对钢琴和瑟的结合是最早的“钢琴和瑟”。
《礼记》说:“士无缘无故不撤琴瑟。”《左传》说:“君子之近琴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琴与瑟的合称常被称为和谐,表达了夫妻之间的和谐和深厚的友谊。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国际博览会乐器特别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张翔告诉记者,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这对钢琴和瑟并不“和谐”。他向记者展示了曹门湾86号墓从南到北拍摄的照片。钢琴位于棺材的东北角,因为它有礼物的功能,所以它被放置在礼物的位置。瑟瑟位于棺材的南部,只有音乐功能,属于“实用”器皿。
“可以说,钢琴的地位比瑟高,至少直到战国中后期。”张翔说,但考古学家对它知之甚少,他们必须等待实验室的清洁、绘画和拍摄,考古学家才能进一步研究。
到目前为止,湖北枣阳考古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琴瑟和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