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目中无人,傲慢自大的皇帝,一位不顾伦理纲常,道德廉耻的皇帝,一位残忍无情的皇帝。虽然是一位知识渊博、雄健威武、理政之才的皇帝[晋书记载:“佐,博学雄武,有政事之才。"】,却是一个不愿意治理国家,贪图享乐,昏庸无道的皇帝,最终激起兵变,落得一个国家破家亡,被斩首示众,暴尸路边惨不忍睹。他是十六国时期前凉第六位皇帝张佐。
[img]811153[/img]
张左,字太伯,小字蒂斯,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先帝张重华的哥哥,后来的前凉皇帝。
话说回来,张佐作为一个大国之君,为什么会被斩首示众,暴尸路边?我们不妨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
建兴41年(公元353年),先帝张重华去世,张重华只有10岁的儿子张耀灵继位。当时张佐还是长宁侯,傲慢自大。他不喜欢小侄子张耀灵,他想废除它。于是张佐想尽一切办法废除这位年轻的皇帝。
据《晋书》记载,长宁侯贤性倾巧,善于承内外,初次与重华宠臣赵长、尉缉等结异姓兄弟。长等号称重华遗令,以持节、监督中外军队、抚军将军、辅政。长期待议以耀灵冲幼,时难不夷,宜立长君。
佐先重华母马氏,马氏随后从缉,命废耀灵为凉宁侯而立佐。佐寻使杨秋胡杀耀灵于东苑,埋在沙坑里。
这段史料的意思是:长宁侯张佐狡猾,善于内外奉承。一开始,他和先帝张重华的宠臣赵长、尉缉成了异姓兄弟。赵长等假称张重华的遗命,任张佐为持节、督促中外军队、抚军将军,协助国政。赵长等说张耀灵年轻,当时灾难不断,应该成为一个年长的国王。
后来,张佐不顾伦理纲常和道德耻辱,首先与张重华的妃子马氏通奸,以赢得青睐。此外,马氏听从了尉缉的意见,命令废除张耀灵为凉宁侯,并立张佐。不久,张佐派杨秋胡在东花园杀害张耀灵,埋在沙坑里。
[img]811154[/img]
张佐终于用先帝的妻子马的手去掉了张耀灵的眼中钉,心里暗暗高兴。随后,他自称是大都督、将军、凉州牧、梁公,并占领了先帝的母亲马和妻子和女儿三代人。他们都是通奸者。他们非常通奸,在宫殿里有很大的影响。
永和十年(公元354年),张佐采纳了尉缉、赵长等人的建议,成为皇帝,建立寺庙,建立百官,赦免世界,改变元和平。给寡妇的人丝绸(寡妇是指没有劳动力,没有亲属支持的人),加文武官员每人一级。
崇拜曾祖父张轨为武王,祖父张傲为昭王,从祖张茂为王,父亲张军为文王,弟弟张重华为明王。他的妻子辛是皇后,他的弟弟张天锡是长宁王,他的儿子张泰是王子,张庭坚是建康王,张耀灵的弟弟张玄良是凉武侯。
称帝后,张佐更沉溺于享乐,在位期间荒淫残暴,滥杀成性,臣民敢怒不敢言,最终爆发兵变。
说到士兵的变化,我们必须从张开始。他是负责守卫毛罕(今天是甘肃省临夏县东北部)的将军。当时,张的力量很大,威望也很高。张左很害怕,想尽力杀死他。于是他派张掖太守索孚代替张杜镇守袍罕,并秘密派人杀死张杜。结果,他被张杜杀死了。
张佐还派部将易揣和张玲率领13000名骑兵袭击张杜。结果,张玲等人被张杜击败,易推单骑奔跑,张杜率军追击,吓得兵将四散而逃。
[img]811155[/img]
此时,敦煌宋混及其弟弟宋澄等聚众响应张杜,再次壮大了张杜的军队实力。
张杜的实力和威望越来越大,张佐更加害怕和不安。他多次派人暗杀张杜,但都被张杜看穿了,没有成功。这时,忠诚的张杜再也受不了了了。他认为保护一个无情、无情、恶毒的皇帝有什么用?于是他下定决心,起兵反凉。
和平两年(公元355年),张棠率众前往凉都姑臧进攻。宋混、宋澄兄弟、张棠等人应外合进攻姑臧。宋混等人攻入宫门,割下张佐的头,在城内外示众(即斩首示众),路边暴尸。
中国人大喊万岁。宋混等人以普通人的规格埋葬张佐,杀死了他的两个儿子。后来,张佐的弟弟张天锡继位后,准备了一份礼物,改葬了张佐于敏陵,并追求王者。
在张琏统治前的短短一年里,不仅荒淫无道,而且滥杀成性,让臣民害怕、不敢生气、不敢说话。最后,他们激起了兵变,最终导致了一个国家的毁灭。他们在路边被斩首暴尸,死得那么惨,这在中国2000多年的帝王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暴君张佐为什么会被暴尸路边滥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