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连续剧《甄嬛传》中,甄嬛得知父亲被送往宁古塔后悲痛欲绝。她为什么听说宁古塔反应这么大?你不知道。让我仔细谈谈。
宁古塔,乍一看,是塔的名字,但事实并非如此。据说有六个兄弟,每个人都占据一个地方,满语称“六”为“宁古”,称“一个”为“塔”,所以这个地区被称为“宁古塔”。它是当时清政府位于沈阳以北的黑龙江省和吉林省部分地区的军事、政治和经济核心地区,也是清朝流放地中最著名的地区。
宁古塔离盛京很远,那里是流放人员的“地狱”。气候寒冷,天气变化不可预测,土地荒凉,人迹罕至,道路蜿蜒崎岖,野兽肆虐。有些流人不到目的地,运气不好就会被路上的虎狼吃掉,无法生存。此外,流放到宁古塔的罪人应该是奴隶、劳动、农田、开垦荒地、搭桥、修路等。他们过着艰苦的生活,没有住所,家里没有家具,一切都应该自己创造。在这种情况下,生存已经是一个奇迹,更不用说回到法庭了?
不难理解为什么甄嬛听到父亲被送到宁古塔时感到震惊和悲伤。宁古塔真的像传统意识中的“地狱”一样没有使用价值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是这样,清朝廷为什么要派人驻守宁古塔?可见宁古塔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价值。
[img]812132[/img]
虽然宁古塔是一个危险、寒冷、荒凉的地方,但它到处都是宝藏。东北三宝:人参、貂皮、乌喇草是宁古塔的特产。如果你没听说过貂皮和乌喇草,那么人参一定听说过。它是治病救人的良药,非常稀有。它是中国古代的稀有药材,可以说是治百病。其他几种稀有价值可想而知。此外,还有珍稀物种,如东珠、水獭、鹰、兽皮、鱼、山珍等。每一种都可以说是无价之宝。即使是山上到处都是蔬菜和野生蔬菜的菜肴也令人垂涎三尺。
宁古塔说完,一定要说披甲人。他们可以说是“你不离我,我不离你”。
假如对披甲人不太了解,我简单解释一下。
披甲意味着披甲。“披甲人”是指清代满洲八旗士兵。他们大多是从八旗前锋护军披甲人中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他们肩负着保卫边境的重要责任。不仅东三省有披甲人,满洲八旗军披甲人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他们守护着国家的安全。
说到披甲人,很多人认为他们一定很有力,很野蛮,很粗鲁,对流犯很严厉,这是典型的“索命阎罗”。事实并非如此。
宁古塔披甲人平时以打猎为自己的工作,遇到战争时,就会披甲上阵。顺康时期,宁古塔的披甲人虽然不会说汉语,但气质淳朴,诚实忠诚。当地人把头发送到宁古塔为披甲人奴隶。当地人试图逃跑时,宁古塔人通常会不检举地告诉他们。他们只是睁开一只眼睛,闭上一只眼睛,把它当作看不见或不清楚。他们成功逃跑后,宁古塔人对此并没有强烈反映,待人如常。如果有些人被追回,主人和周围的土著人将作证收回,并要求政府不能追究犯罪。
穿盔甲的人很容易喜欢颜色鲜艳、质地柔软的丝绸和缎子。他们赊账给商店买丝绸和缎子服装。商店以黑貂皮作为“押金”,并口头同意在第二年以这个价格偿还若干貂皮。等到第二年,土着披甲人肯定会遵守还债的承诺。如果我有事,我会让别人代为送。虽然他们不认识,但他们可以互相信任,信守诺言,用行动践行“人无信不立”的原则。这也是我们直到今天还需要学习的。
宁古塔虽然贫穷,但民俗淳朴,人性淳朴。土着披甲的人出门从来不带钱。他们可以在路上到处休息和吃饭。这里的每个家庭都应该有客人来住宿。不管他们知不知道,他们都会热情邀请他们吃饭住宿,养客人带来的马。食宿费和草料费一文不值。这是他们善良的体现。
[img]812133[/img]
披甲人不仅简单、诚实、忠诚,而且有追踪和追踪的能力。只要人或牲畜经过草地,他们就可以用敏锐、细致的检测能力,寻找足迹,然后追求,从未犯过错误。他们用这种技能打猎,收获了很多。
不仅如此,黑金和其他地方的披甲人也非常勇敢,不怕死亡,非常勇敢。他们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徒手与老虎搏斗。因为康熙皇帝特别喜欢勇敢的人,他们特别欣赏他们,并给他们加爵。当他们被要求进入北京时,许多人不想离开他们的家乡。即使有人进入北京,数百名当地人也会聚集在郊区向他们告别。场面宏大,哭声响彻天空。
这是清代宁古塔和披甲人的相关情况。如果你害怕他们,因为你以前不认识他们,但当你真正接近他们并用心去理解他们时,你还会因为谈论他们而变色吗?你还觉得他们是血腥和冷漠的代表吗?
@ 当我解开他们隐含的另一面纱时,我突然感到非常清晰。我明白,每一座历史建筑背后不仅包含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还包含了这段历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这些都在等着我们去发现。
为什么流放宁古塔叫人间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