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故宫考古:明代大型宫殿建筑遗迹首次发现

[img]811882[/img]

故宫发现了明代大型宫殿的建筑遗迹

《京华时报》(记者潘珊菊贾婷)昨天是中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记者从紫禁城了解到,明代大型宫殿建筑遗迹首次在紫禁城发现,1890件文物已在闭馆修复,玉清宫区域修复计划于本月30日竣工,预计未来将首次向公众开放。圆明园、周口店等地也举办了各种活动,让公众与考古学密切接触。

发现了明代大型宫殿建筑墙的基础

昨天,紫禁城发布了一项新的考古发现。紫禁城在慈宁宫广场长信门西北侧基础设施勘探坑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了一个大型宫殿建筑基地,包括从东西到明初的墙基和底部的钉子(立桩)、桩承台、夯土夯砖层、建筑基槽等由排木(卧桩)组成的遗迹。这是紫禁城第一次发现明代大型宫殿建筑的墙基和建筑基槽遗迹。

据报道,在东西向宽2.5米、南北向长5.4米的探坑中,大量墙基在层位关系、施工工艺、出土遗物等方面与慈宁宫花园东侧发现的明早期大型宫殿建筑基地基本一致。可以判断其建设年龄为明早期,废弃年龄为明晚期。

虽然这段墙基的东西向长度和南北向宽度目前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与慈宁宫花园东院的功能密切相关,明初南侧约60米。它是紫禁城建设之初具有宫廷分区功能的大型墙基。

经过现场调查,相关专家还认为,墙基槽底部的黄沙层和含有青灰色有机物的原土层是3万年至5000年前后海、北海至中南海一线古高粱河的自然遗迹。因此,该遗迹对研究北京城市变化、紫禁城历史和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也为公众深入了解紫禁城的“过去和现在的生活”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img]811883[/img]

养心殿1890件文物被撤回和维护

记者昨日获悉,上个月30日正式启动,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时间表及相关制度和措施。所有文物的撤回预计将在3个月内完成。目前,有1890件移动文物,包括家具、书画、帖子、陶瓷、玉器、文房、织绣、珐琅、盆景、生活用具、宗教文物等。它们是研究清代文化艺术发展、管理和卧室空间的独特材料。

撤回工作以宫殿为单位。根据文物类别,原展示负责部门分别交给各相关业务部门,各业务部门专业组负责相应文物的撤回和回收。具体的拆除程序是:第一步,玉器、漆器、珐琅、玻璃、盆景、钟表等平面陈设;第二步,家具陈设、窗帘、坐垫等;第三步,宫灯;第四步,超大型家具;第五步,书法、绘画、帖子、隔板芯。文物除尘和基础图像采集同时在撤回现场进行。

养心殿建于明嘉靖十六年,是建筑数据保留最完整的皇家宫殿建筑之一,也是清代世界记忆遗产风格雷建筑文件的实物见证。据故宫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文物撤回工作完成后,故宫博物院还将根据文物情况对回收文物进行更详细的除尘、维护和修复,确保今年举办的心殿展览如期举行。项目完成后,心殿文物将以更好的状态回到心殿。

玉庆宫修缮将于本月底竣工

玉清宫建筑群位于故宫内廷东路南端,奉先殿与斋宫之间,原为皇太子宫。后来,光绪、宣统等皇帝在这里学习,作为清朝统治者接受中国文化思想的重要场所。2014年8月21日,故宫开始保护和修复玉清宫742天,计划于本月30日完成。

近百年来,玉庆宫建筑多为空置或作为仓库使用,而总建筑面积1898平方米的玉庆宫修缮并非首次。据介绍,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多次对玉庆宫进行维修、维修,并于1953年进行了大规模维修。玉庆宫已经半个多世纪没有大修了。修复前,玉清宫区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如屋顶瓷砖灰、松动、局部漏雨;椽腐烂,木结构局部榫,特别是角梁腐烂严重,大部分角梁需要更换;彩画脱色风化,货架损坏严重;医院地面、散水砖整体极不平整、排水不良、局部凹坑不均匀、杂草繁殖、松动破碎等。

修复主要包括拆除屋顶、重新覆盖屋顶和瓷砖;更换和修补损坏的仔角梁,修补所有旧角梁;现有彩色绘画进行“现状保护和局部改造”,只对部分损坏严重的彩色绘画进行重新绘制,其余彩色绘画进行除尘处理;医院的所有地面都被重新细化;白蚁防治等。

玉清宫区域改造完成后,将进行展览设计和进一步规划安排。未来,它将作为紫禁城博物馆的一个新的展览空间,对公众开放,获得更丰富、更精彩的文化体验。


故宫考古:明代大型宫殿建筑遗迹首次发现故宫考古:明代大型宫殿建筑遗迹首次发现

,,,,,,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解密:明末皇帝崇祯凌迟处决袁崇焕有什么隐情?
  •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行经法场前,刽子手一刀一刀割肉。可悲的是,沿途的人非常讨厌辽东的鞑靼人,更讨厌汉奸。因此,富裕的家...

  • 徐达简介 徐达是明代开国第一大将军的一生简述
  • 徐达简介:徐达(1332-1385),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农家出身。元至正十三年(1353),参加朱元璋起义军,与常遇春同称才勇...

  • 【戚家军】盟主戚继光斩3万日寇不开心 只愿海波平
  • 戚继光根据日本海盗作战的特点,创造了适合攻防的“鸳鸯阵”战术。他以11人为一队,配有盾、矛、枪、狼、刀等长短兵器。他在...

  • 朱聿键为什么被后人评为明朝最生不逢时的皇帝?
  • 1644年3月,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明朝正式灭亡。消息传到留都南京,江南的一部分明朝官僚于5月在南...

  • 徐达是怎么死的?徐达真的被朱元璋杀了吗?
  • 徐达是怎么死的? 洪武18年(1385)2月,徐达病逝于北平,享年54岁。他长期的军事生涯和辛勤劳动使徐达的身体逐渐无法支撑。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