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89年,当28岁的铁木真的被21个部落尊为“汗”时,他没想到自己的事业会有多大。如果他不小心,他会在东西方创造一个帝国世界,然后给后代留下一个永久的问题:一个由游牧民族统治的蒙古帝国,以农业民族为主体,如何长期稳定?
这个问题非常致命。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是搭帐篷和盖房子;一个文字是创造性的,一个文明已经蒸蒸日上了。一个崇尚武力征服世界,一个恪守儒家礼仪的职责。在政治经济体制上,整个蒙元帝国几乎呈现出一个两元并立或对立的世界。
[img]809666[/img]
有一个例子可以解释。在成吉思汗时代,有四个由帐篷组成的后宫,叫做四个调儿朵。成吉思汗在调儿朵工作的地方可以说是移动的首都。1229年,窝阔台即位后,决定修建“不可移动的调儿朵”,这是蒙古首都哈拉和林。
哈拉和林里不仅有宫殿,还有为王子和贵族建造的豪宅,但蒙古人不住,而是在城墙旁搭帐篷。帐篷或房子似乎是一种生活方式,但它实际上代表了两种坚持民族传统或接受新生活的态度。它就像一个象征和预示——帐篷党住在帐篷里,帐篷党住在房子里。这也说明了蒙古人未来的派系之争:即坚持蒙古传统还是汉化。
这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但实际情况是矛盾和分裂来得不可思议。就在成吉思汗的孙子那一代,冲突爆发了——首先是可汗蒙哥和皇帝的弟弟忽必烈,然后是忽必烈和他的弟弟阿里巴巴的弟弟。一位母亲生下的同胞和兄弟终于拔刀相遇了。从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到1251年,只有24年。
[img]809667[/img]
看似与争夺王位有关的兄弟不和,实则是执政观念的不同。据《元史》报道,蒙哥被宣传为成吉思汗传统的化身。唯一一个不屈不挠地遵守扎撒-蒙古法律规范的人主张“遵守祖先的法律,不要攻击其他国家”。而忽必烈,却被认为是“汉人迷”。当他还是宗王的时候,招募的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汉人,如海云和尚、刘秉忠、姚枢、赵璧。这个幕府的存在似乎促进了蒙古人的汉化。
忽必烈最初让蒙哥不高兴的是去云南。姚舒建议,汉朝首先要安抚。在儒家治国理念中,稳定人心比什么都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尽量“不杀人”。即使大理拒绝投降,它也不会屠杀城市。但对于以杀人为荣的蒙古人来说,这种想法是不可思议的。
蒙哥即位后,他的三个兄弟就像他的三驾马车。忽必烈负责管理漠南汉地,徐烈武负责征服西方,阿里巴巴的哥哥坚持哈拉和森林。在管理汉地时,忽必烈使用了由汉人组成的官员团队和汉人的方法。他在河南、京兆(今陕西)和邢州(今河北)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计划在这些地区重建中国政府模式,恢复经济。
[img]809668[/img]
忽必烈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但这引起了蒙哥的怀疑。他怀疑他的兄弟试图在他的领土上建立一个独立的政权基础,并挑战汗水。1257年,蒙哥突然对京兆进行了大规模调查,调查组查封了大量行政档案,罢免了忽必烈任命的官员,并处决了一批下属。这种情况似乎危及了忽必烈。这时,姚枢想出了一个主意:去哈拉和林看蒙哥,重申他对汗水的忠诚,并请求原谅。于是蒙哥原谅了忽必烈,兄弟和解。
三年后,度过危机的忽必烈迎来了自己的世界。凭借多年在汉代经营的政治经济基础,他摧毁了与他竞争的阿里巴巴兄弟,然后大胆实施了新政策。
忽必烈似乎可以放手,但事实并非如此。虽然为了成为中国的好皇帝,他做得足够好——除了恢复科举考试,他几乎采纳了顾问刘秉忠的所有建议。如果他不恢复科举考试,他就不想完全中国,也不能完全中国。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各级行政机构将被中国人吞没。
[img]809669[/img]
忽必烈并不完全依赖汉人。他把财政交给色目人,把军事委托给蒙古人。在政治制度的框架下,他不得不屈服于蒙古人的一个基本原则:帝国是所有成吉思汗后代的共同财富,他们享有世袭的军事经济特权,这被称为财产分封制。
因此,忽必烈奠定的蒙古元帝国是蒙古汉族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在他执政的头20年是强大而稳定的,但当他老了,到处都是雨。当他离开时,蒙古汉族之争成为分裂和破坏这个国家的主要力量。亲蒙派和亲汉派轮流上台,每三五年就会上演一部夺位剧。
[img]809670[/img]
134世纪的蒙古人同意蒙古人征服和统治世界的使命。不幸的是,他们无法统一世界,所以成吉思汗给他们的后代留下了伟大的遗产,但也是致命的遗产
成吉思汗的遗产:蒙汉之争如何撕裂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