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前车之鉴:乾隆为什么只要求太监辨别文字?

明清时期,宫中的太监都要去读书,明朝文人刘若愚在《明宫史》一书中详细记载了当时宫中太监读书的细节。

据《明宫史》记载,明朝太监的阅读始于明宣宗朱瞻基在位的宣德年间。当时,明宣宗命令大学士陈山担任太监的第一任教师。后来,他以内臣的身份担任教师,教太监阅读。

[img]807479[/img]

乾隆皇帝的剧照

明朝对太监的阅读有严格的规定。当时,所有进入宫殿的太监都选择了200或300名年龄在10岁左右的人到宫殿的内书堂学习。教太监阅读的教师分为三个职位:主管、主管和高年级学生。主管负责太监的阅读事宜。主管协助主管做全面工作,高年级学生负责教学。在阅读之前,太监应该选择吉祥的日子拜孔子,然后请朝廷的学者进行训练。

到达内书堂后,太监们将获得内令、《百家姓》、《千字文》、《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千家诗》、除此之外,还有一大张精美的记事纸,他们应该在这张记事纸上写下自己阅读的细节。

[img]807480[/img]

乾隆皇帝的剧照

为了让太监努力学习,朝廷派6-8名年长有势力的监督员,选择稍能写作的监督员。任何不会背书、书写不好或损坏书籍的太监,以及犯规有过错的,教师应向本监报告责任。其他小事,违反纪律的,由学长用鞭子打手,重的在孔子雕像前跪下,重的惩罚直立,上半身向下靠腿,双手拉两个脚板,腿不能弯曲。那些违反纪律的太监,每半根香或一根香都撑不住,“昏昏欲睡,甚至呕吐成病”。

在节日或半个月的时候,在明朝皇宫读书的太监会放假一天。每天晚上放学的时候,读书的太监都要排班写诗,但是“云淡风轻”之类的,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风景写的。诗完了,就可以排队了。当朝廷大臣遇到读书的太监排队放学时,他们不得不放弃,即使是皇宫管事的老太监。

[img]807481[/img]

乾隆皇帝的剧照

清朝时,皇宫里的太监也在读书。康熙时期,朝廷派汉人到皇宫教一名年轻的太监读书。

乾隆皇帝在位的时候,有一年冬天,他下了一个圣旨,说太监的职责是伺候皇帝,责任重大。太监必须读书。但是,太监只需要读一些单词,不需要派专职人员给他们讲课,也不需要让太监知道文义。乾隆认为,明朝太监专权擅政,太监负责写圣旨,为所欲为,导致明朝朝政混乱。@ 假如让太监饱读诗书,了解历史,就会萌生阴谋之心,甚至交织营私,造成严重后果。清朝非常重视宫廷的清理。自清朝立国以来,他们一直禁止太监干预政治事务。但也要求太监能够粗辨文字,@ 从康熙皇帝时代起,年轻的太监就被派到内务府进行笔帖教学。

[img]807482[/img]

乾隆皇帝的剧照

明清时期的太监都想学习。然而,在太监如何学习的问题上,明清时期的皇帝有不同的态度和做法。明朝皇帝放开手脚,让太监深入学习,而清朝皇帝只是让太监知道几个字。清朝皇帝更多地考虑如何清理宫殿,防止它。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创造了明清时期太监的不同地位和影响,以及不同的国家形势。

我们之前说过清朝皇帝有很多谜,很多都涉及到他是如何获得权力的,然后他是如何死去的。很少有人说皇帝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既然是皇帝,那一定是龙种,要有正根。如果皇帝的生活经历不清楚,他就不能成为皇帝。然而,偏偏清十二帝中有两个人有人生经历之谜——怎么来的不知道。第一个是努尔哈赤。大家都说这很正常!


前车之鉴:乾隆为什么只要求太监辨别文字?前车之鉴:为什么乾隆只要求太监能粗辨文字?

,,,,

  • 揭秘:康熙大帝为何八次都拒绝群臣给他上尊号?
  • 康熙为何八次拒绝群臣给他上尊号?在封建时代,给皇帝上尊号是一种“大典”,所谓“加上尊号,典礼甚大”。对于一个乾纲独断、至...

  • 揭露历史上真正的纪晓岚:妓女大学学士荒谬
  • 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棋道人。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在嘉庆十年(1805)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

  • 孝烈武皇后简介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公主阿巴亥
  • 导读:海西女真乌拉部(今天吉林省吉林市北30公里的乌拉街满族乡)贝勒满泰之女,孝烈武皇后,妃子,乌拉那拉阿巴亥(1590-1626年...

  • 咸丰皇帝是怎样的皇帝?为何说咸丰特别好色
  • 有书记载,咸丰不顾兵败割地赔款,国家陷于危难之中,躲在热河行宫寄情于声色,聊以自娱,自我麻醉。他有所谓汉女四春:牡丹...

  • 清朝道光皇帝执政期间都发生发生了哪些大事?
  • 道光年间指的是清朝后期道光皇帝在位的时期,长达30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段时期,在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在当时...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