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没有iPad,没有游戏,去哪里不方便,娱乐不容易;而且,一般要花很多钱,往往需要定制——比如戏剧团队。幸运的是,你也可以找到一些免费的游戏,比如斗虫。
众所周知,贾似道是南宋著名的奸臣。这个人是宋理宗和宋度宗的重要大臣。除了每个奸臣都会有的爱好,比如金石书画和美女,还有一个最特别的爱好,那就是打蟋蟀。他一边权倾朝野,一边把大大小小的朝政委托给他的博物馆客人,一边每天和妾打蟋蟀。他对蟋蟀有多痴迷?我专门写了一本像《促织经》这样的专业书。
[img]804587[/img]
《促织经》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蟋蟀的专业。它分为论赋、形状、颜色、胜利、饲养、斗争和疾病。它系统地描述了蟋蟀的类型、形状、斗法和饲养方法,其中大部分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也不乏虚假的话语。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促织经》是由明朝周履靖续编的。我们不知道贾似道是什么。
其中,写如何找到一只好蟋蟀是非常真实的:“如果丈夫的白露越来越旺,寒露就会越来越绝望,出于草原,他的身体就会越来越软;出生在砖石上的人。它的身体是刚性的;出生在浅草、贫瘠的土壤、砖石、深坑、阳光明媚的土地上,它的性质一定很差。一般来说,物之可取的人,白色不如黑色,黑色不如红色,红色不如黄色。红色的小黑色,但当然是对敌人的勇气;而黄色的大白色的小,不可避免地是丈夫的欺凌损失。……”
这一段很浅白,想必不需要翻译。我真的不知道贾宰相找到了多少蟋蟀。他把这种小东西玩得出神入化。
然而,如果贾似道是“玩物丧志”,那就不准确了。即使他不玩蟋蟀,他也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忠诚的大臣。人品败坏,全国进入末世乱相,不能归咎于虫子。
宋代,从官宦豪门到平民,对蟋蟀都不好,以至于民俗生活中的重要一幕。这种爱好从《诗经》时代延续到唐代在宫中广为流行。人类就是利用蟋蟀的好斗天性,充分调戏它们,来娱乐自己。再举一个例子。济颠和尚也是玩蟋蟀的著名专家。济颠是谁?济公,南宋和尚,我们都很熟悉。他把最心爱的蟋蟀命名为王彦章,也就是五代时善使铁枪天下无敌的猛将,被称为“王铁枪”。然而,这个“王彦章”并没有死在对敌的战场上,而是死在一场霜降中。济公很伤心,把“王彦章”火化,撒骨,还分别写了一篇《火文》和一篇《撒骨文》。其情之悲,简直透露着人家宝玉《芙蓉女儿》的情态。
[img]804588[/img]
斗虫的方法有很多种,斗蟋蟀显然是最著名的。然而,如果你谈论“斗蟋蟀”是多么时尚和流行,那就有点无聊了。这么说吧,在当代的各种收藏爱好者中,毫无疑问,集邮是非常常见和长期流传的;但是当你只谈论集邮时,你认为它不够高端和高档吗?
事实上,除了这种没有神秘感的流行战斗蟋蟀,古人还有很多小东西可以玩。例如,捕蝉、蚂蚁和骆驼(昆虫的昵称)类似于今天的孩子们玩耍。然而,当我查阅信息时,我看到了一些奇怪的游戏玩法。
一种是斗蜘蛛。古代有一种蜘蛛叫“苍蝇虎子”,不结网,经常在墙上捕食苍蝇等小虫,非常凶猛。唐代段成式笔记小说《酋阳杂录》卷五“诡习”记载,于笛任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使时,有山人王固曾向判官曾叔政展示过一种自称“自古无人”的技巧,其实是训练这种蜘蛛表演的。他从怀里掏出一根竹子和一个小鼓,“规才运寸。很长一段时间,去竹之塞,折枝连击鼓子,筒里有几十只苍蝇虎子,分成两队,比如对阵势。每击鼓,或三或五,随鼓声变阵,天衡地轴,鱼丽鹤列,无不备。进退离附,人无法比拟,凡变阵数十人,复作队入筒。”
你觉得这个游戏很熟悉吗?在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魔术师傅训练金鱼排成一排,当时他们都惊呼不已。关于这种魔法的秘密有很多猜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透露出来。然而,进化链顶端的鱼可能会受到训练。那么,像蜘蛛这样的节肢动物虚弱的听觉器能分辨出鼓声吗?你相信训练一种大脑容量如此之小的小动物随着鼓点而改变姿势吗?
当然,《酋阳杂录》只是小说家的一句话,看着好玩,信就天真了。
如果训练鱼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训练蜘蛛会有点悬而未决;巧合的是,笔记小说中记载了一只蚂蚁训练,这是一个惊人的幻想。
[img]804589[/img]
清代《子不语》卷23里讲述了一个关于“蟾蜍教学蚂蚁排队”的故事,说作者小时候看到一个乞丐袋里装着九只蟾蜍,竹筒里装着红白相间的蚂蚁,大约有1000只,用它们来改变戏法。先不说“蛤蟆教书”,无非是大蛤蟆“阁阁”,小蛤蟆都回应“阁阁”。蚂蚁排队更神奇:乞丐在表演中打红白旗,各长一英尺多。乞丐把竹筒放下,红白蚂蚁爬上柜台。乞丐一扬红旗道:“归队!"红蚂蚁排成一行;乞丐又扬起白旗道:“归队!"白蚂蚁又排成一行。乞丐又把两面旗交叉扬起喝道:“穿阵走!“红白蚂蚁互相爬行,左旋右转,步伐不混乱。走了几圈,用竹筒接着,红白蚂蚁又爬进了不同的竹筒。
作者还煞有介意地评论道:“虾蟾鼹鼠,至微至愚之虫,不知道该怎么办。”
当然,“儿子不说话”是关于“混乱”,吹嘘,谈论,也是一件好事。然而,我希望这真的是一种魔法,但也希望恢复这种魔法,为我们贫瘠的想象力增添一点色彩。至少,它比斗蟋蟀更别致,比现在看到打哈欠的魔术节目更有趣。
奸臣贾似道真的是因为斗蟋蟀而亡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