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任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皇帝之一。他创造的“贞观治理”仍然被视为太平繁荣时期的典范,并被人们津津乐道。然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正是这位伟大的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首次篡改历史的例子,抹黑了父亲和兄弟的成就,毫不犹豫地涂上了脂肪和粉末,过分渲染了他伟大的开国王的正面形象,影响相当恶劣。可以说,流动的缺点是无穷无尽的。
当然,李世民这样做似乎是不得已而为之,他获得王位的手段并不光明正大。虽然每一个鼎盛时期都是白骨蘸着血堆起来的,但这些血和白骨总是别人家的,而李世民却通过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死了自己的兄弟,踏上了自己的血和白骨,不光彩地登上了帝王宝座。为了让这段血腥的历史自圆其说,李世民开启了中国历史篡改历史的不良先例。
[img]802786[/img]
李世民首先抹黑的是他的父亲。说起来,唐高祖李渊是历史上罕见的倒霉开国皇帝。其他开国鼻祖往往被自己的子孙描述为英明盖世、威震环宇,但李渊却是个例外。为了突出儿子的聪明,爸爸不得不受到委屈。在儿子的光芒下,李渊留在历史上的身影显然是平庸的。他出生时不仅没有什么超自然的事情发生,还剥夺了举旗造反的首功。据篡改后的正史记载,李渊谋反而被李世民逼迫。当时,李世民先和大臣刘文静商量起兵,然后告诉李渊,李渊听到这个消息很惊讶,最后不得不勉强离开。
许多后世史学家质疑李渊举兵反隋是被李世民逼的说法。事实上,无论从历史记载还是常识来看,李渊都处于一个混乱的时代,在军事上度过了半辈子。他可以在官场上站稳脚跟。他不可能是平庸的一代,更不用说失败了。相反,李家一朝举旗,是李渊经过多年苦心经营的结果。从温大雅写的《大唐创业日常生活笔记》可以看出这一点。在李渊任太原留守时,温大雅参军记室,这本书是李渊太原起兵的最原始记录。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得更客观:“高祖谨慎,迟回而不迫起,所以秦王阴结豪杰,高祖也不知道。不知也,王勇有为,而高祖坚持自持,姑且听之以镇静。也就是说,在当天的混乱中,李渊是太原起兵的主持人,也是太原起兵的主角;李世民是“阴结英雄”、勇敢有为的得力助手是积极的配角。
太子李建成在唐太宗篡改后的历史上被抹黑了。李建成是一个阴险、狡猾、贪婪、平庸、无能的人。这样的人怎么能成为王子继承皇帝的宝座呢?最后,被李世民取代是很自然的。否则,中国就不可能有后来的唐朝。然而,通过历史的迷雾,我们可以隐约看到李建成与上述形象有很大的不同。
[img]802787[/img]
尽管李建成在争夺皇位的斗争中最终失败,但他的能力不容小觑。从历史书中披露的李渊非常重视长子李建成的情况来看,我们知道李建成绝不是一个无知、只贪酒的膏梁子弟。李建成与李世民兄弟并肩作战,直到李家父子起兵。李渊命李建成在河东潜结英俊,李建成也不负厚望,在河东“倾财救施,卑身下士”,“所得士妾之心,无不至”。李渊晋阳起兵后,李建成西渡黄河,征服隋都长安。随后,李世民攻下王世充占领的洛阳。当时,长安的战略地位并不亚于洛阳,甚至还存在。战争初期,李建成占领长安,使唐军成为最有希望赢得中原的割据力量。此后,蜀国的势力不得不下定决心依附于唐朝。西秦霸王薛举在西北被切断为孤军,王世充占领的洛阳以西也成为死路。当时,准备搬家的突厥人不得不担心强大的唐军和强大的长安城。随后,李建成与夏王窦建德相持,将当时气势磅礴的夏军挡在太原外,军功与李世民相比并不逊色。
虽然李世民更擅长使用奇兵,有虎牢一战的经典战例,但不能认为李建成的军事能力比李世民差得多。李世民的军事成就高于李建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李建成后来被立为王子,大部分时间只能守卫长安,上战场的机会不多。这给了李世民更多的立功机会。
在处理另一个武装集团刘黑凯的政治技能方面,李建成比李世民聪明得多。一开始,李世民在围剿中采取了高压政策,“他的党魁悬名处死,妻子被俘,没有办法降职”。压制服务的结果是压制和拒绝接受。仅仅几个月后,刘黑凯又开始了他的军队,“在十天内回到了他的家乡”。李建成接受了魏征等人的建议,自愿改变哥哥的高压,获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img]802788[/img]
仅仅两个月,山东就完全平静下来了。从此,李建成的军政才能不在李世民之下,有些地方略胜一筹。清人王夫之说:“太原以来,虽然是秦王,但建设成分将以长安为导向。虽然我们没有做出任何贡献,但我们努力工作,因为协谋而和谐。我们的同事年龄很长,我们的建设是自力更生的。如果不是隋太子勇敢失德,高祖又恶得废之!”
也许有人说李建成的性格有些问题。史书上最难以忍受的记载可能是他与父亲的妃子通奸。这是从李世民口中说出来的。有史书说,李世民在武德九年(即玄武门之变)密奏高祖,说李建成和李元吉在后宫淫荡,但李渊没有采取过度行为。这似乎不太可能。即使李渊脾气好,他也不会胆小到让事情结束,继续宠坏当事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含糊其辞地说:“宫禁深秘,莫能明也”。也许这个罪行是不必要的,也许是李世民为了激怒父亲打击李建成而捏造的。从李世民后来采取的血腥手段来看,李世民完全可以做出这个把戏。
虽然李建成一直以阴谋家的身份出现,但他的内斗智慧并不聪明,无论是在正史还是在仓史小说中,他的阴谋屡屡失败,而他的弟弟则一举成功。这充分说明李建成根本不擅长窝里斗。事实上,李建成一直在排斥李世民。起初,这并不完全是他的初衷。他的第三兄弟李元吉在他身后煽风点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当我真正感受到哥哥的威胁时,我开始主动排斥哥哥。作为王子,这是一种本能,也是我不得不做的无奈之举。
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篡改历史,抹黑他的父亲和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