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帝刘庄(公元28-公元75年9月5日),第一名刘洋,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光烈皇后阴丽华[1],东汉第二位皇帝,公元57年―75年公元在位。
刘庄先封东海公,后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立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即皇位。汉明帝即位后,一切都遵循光武制度。汉明帝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查,总揽权威,不借权。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对贵戚功臣也多方防范。与此同时,他还致力于消除北匈奴的威胁。16年(公元73年),永平命窦固征伐北匈奴。后来,班超使西域,由西域各国派遣子进侍。第二年,复置西域都得到保护。@ 随着对外交往的正常发展,佛教在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汉明帝将佛教引入中国,重始佛教在中国开始流行。在汉明帝统治期间,官治清明,社会稳定。
永平18年(公元75年),48岁的汉明帝去世。庙号显宗,死后孝明皇帝,葬于显节陵(今河南洛阳市东南)。
[img]802162[/img]
永平18年(公元75年),48岁的汉明帝去世。庙号显宗,死后孝明皇帝,葬于显节陵(今河南洛阳市东南)。
刘庄的显节陵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莽山以南,俗称“大汉墓”。刘庄死后,启灵园位于陵墓上。陵墓上可能有佛教建筑。可想而知。陵园建筑相当宏伟壮观。显节陵曾被盗。现在陵墓前有清人龚松林汉明帝显节陵石碑一通。登上墓顶,周围的陵墓星罗棋布,十分壮观。
东汉明帝刘庄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