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备受关注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进入主棺清理发掘的关键阶段。由于文物叠加复杂,专家分析棺材可能解体。为了保护文物,考古专家组决定将主棺整体“包装”到附近的考古实验室,整体包装重量超过10吨。截至目前,南昌西汉大墓挖掘现场已出土各类文物2万余件,有多项证据将墓主指向汉武帝之孙、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img]795183[/img]
自11月14日南昌西汉墓主棺室考古发掘启动以来,经过一个月的文物清理提取,除棺材外,主棺室已基本清理提取。考古学家在主棺室发现了许多精美的玉器,如玉耳杯、博山炉、铜壶、铜镜和玉环。
16日上午,在考古发掘现场,10多名考古专家围绕着主棺材,重点研究了棺材及其周围的情况。记者在现场看到,主棺材位于主棺材室的东北部,南北放置,长约4米,宽约1.8米,平面为矩形,棺材为樟树。
现场考古专家表示,当天的工作主要是清理主棺材。由于古代地震,它已成为一堆30厘米高的文物。棺材盖和主棺材的屋顶混合在一起。专家们正在研究如何将它们分开。@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考古工作人员在离挖掘现场一公里的地方建立了文物保护工作站,一些珍贵的文物将被运到这里进行进一步的保护和研究。
据报道,截至目前,南昌西汉墓地挖掘现场已出土各类文物2万余件,有多项证据将墓主指向汉武帝孙子、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在主棺材上方,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三把金丝缠绕的玉剑,制作工艺精湛。金丝缠绕的部分是剑鞘。专家认为,海昏侯墓是按照汉代埋葬的标准列侯墓。如果在里面发现玉衣,可以证明西汉列侯墓是用玉衣埋的。
[img]795184[/img]
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的殡仪服,由玉片制成。其中,皇帝和一些近臣的玉衣是用金线制成的,被称为“金玉衣”;其它贵族则用银线、铜线编造,分别称为“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
记者了解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已发现玉衣20多件,金缕玉衣只有5件。
据史料记载,海昏侯的头衔继承了四代。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人生最具传奇色彩,一生经历了王、皇、侯的跌宕起伏。他是汉武帝的孙子,曾被权臣霍光扶上帝位,但27天后被废墟,成为汉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历史上被称为“汉废帝”。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金丝玉剑3把 或现金缕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