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陵之战是一场非常著名的战斗,但是你们都知道谁在指挥这场战斗吗?庞涓真的参加过这场战斗吗?
马陵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战斗。孙膑在这场战斗中杀死了庞涓。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传》中记载了这场战斗。公元前343年底,魏国与赵国联合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助。第二年,齐魏王派大将田忌、军师孙膑出兵攻打魏国救韩国。在这场战争中,将军庞涓是魏军的指挥。看到齐军援兵来了,他放下韩国,转而攻打齐军。齐军军师孙膑提出了一个聪明的计划,让士兵们假装害怕,让军队一天一天地撤退。第一天,行军营有10万个火炉,第二天减为5万个火炉,第三天减为3万个火炉。这是著名的行军火炉计划。
[img]794399[/img]
三天后,庞涓行军看到了这一幕,喜出望外,放弃了步兵,带领精锐骑兵日夜追赶齐军。孙膑埋伏在马陵设下,地势险峻,道路狭窄。孙膑在一棵砍树枝的大树上写道:“庞涓死在这棵树下”八个字,并在树周围设下埋伏圈。果然,庞涓当晚带领魏军赶到马陵地区,想点火,看看树上写了什么字。庞涓还没看完树上的字,周围隐藏的齐军便已万箭齐发,魏军顿时乱成一团。庞涓走投无路,拔剑自杀,齐军趁此机会大败魏军。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庞涓指挥了马陵之战,但历史上还有另一种说法。
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汉简《孙膑兵法》中,魏军将军庞涓在公元前353年即马陵战前11年的桂陵战役中被齐军活捉。当时魏国攻打赵国都邯郸,派将军庞涓带8万兵马进攻。齐国还派将军田忌,军师孙膑带领8万兵马援助赵国。孙膑派“无知”的齐城、高唐两大人先攻打守备森严、“人民甲兵盛”的平陵,以迷惑魏军。结果齐国这两位医生没有进入平陵攻战,在路上被魏军入侵,齐军大败。魏国开始骄傲地轻视敌人,不把齐国放在眼里。然后,为了“生气”,孙膑派轻战车到魏都大梁郊区,让很少的士卒分散在战车后面,露出少将寡的样子。
[img]794400[/img]
魏军统帅庞涓正在全力攻赵,得知这种情况,并不知道是骗局,而是带领精兵强将日夜回到大梁与齐军决战。于是孙膑故意施计,追到桂陵,生擒庞涓。《孙膑兵法》是孙膑弟子写的,它清楚地记载了孙膑在桂陵之战中生擒庞涓的事情,应该说可信度也很高。既然齐军在桂陵战役中俘虏了庞涓,他怎么能在马陵战役中指挥魏军呢?如果庞涓在桂陵战役中被孙膑伏兵狙击,他怎么能不吸取教训,在马陵战役中再次受骗呢?
但司马迁在《史记》中多次提到马陵之战的魏将是庞涓。正如《魏世家》所说,当时魏军任庞涓为将,王子为将军。结果,魏在马陵失利,齐国俘虏了王子申,杀死了庞涓。再比如《田敬仲完世家》中说,齐国救韩,赵来打魏,使魏军大败马陵,俘虏王子申,杀死庞涓将军。再比如《六国年表·魏》在马陵战役中的记载:“齐俘我太子申,杀将军庞涓。”
[img]794401[/img]
考察以上两种说法,关键是庞涓在桂陵战役和马陵战役之间的经历。在此期间,他是否被释放回魏国担任将军?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庞涓在桂陵之战中落入了齐军之手,但很快就被释放了。他再次担任马陵之战的将军,再次与孙膑作战。《水经淮水注》引用《竹书纪年》记载,桂陵战役第二年,魏惠王调用韩军,在襄陵击败齐、宋、卫联军。当齐国看到形势危急时,据说楚将景舍在中间调和。这时,庞涓被释放了。
但毕竟《水经注》只是转移到其他书籍中的记载,其真实性,魏军将领庞涓是否被俘释放,是否再次东山再起,参加了马陵之战,至今仍不确定。
谁指挥马陵之战? 千古不解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