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提拉决战西罗马帝国,从雄心勃勃的阿提拉长期以来一直在谈论高卢和意大利的繁荣和繁荣。公元449年,西罗马帝国皇帝的妹妹和警卫被发现,瓦伦提尼安皇帝把她送到一个修道院。浪漫的奥诺莉亚秘密写信给阿提拉求助,并表示愿意承诺。
[img]794967[/img]
阿提拉立即向西罗马皇帝索要奥诺莉亚,并要求西罗马皇帝拒绝将一半的土地作为嫁妆。于是阿提拉以此为借口对西罗马发动了战争。公元450年,阿提拉对西罗马帝国的决战正式开始。阿提拉聚集了50万匈奴军队和被征服国家的仆人向西罗马高卢发动进攻。阿提拉兵锋直接指向名城奥尔良,随着高卢名城一个接一个地坠落。阿提拉军队对高卢北部的蹂躏震惊了西罗马帝国的所有蛮族。每个人都意识到,他们不能仅凭自己的力量与匈奴作战。西罗马帝国的骑兵指挥官阿契斯抓住这个共同敌人的机会四处奔跑。最后,与蛮族建立了抗击匈奴的统一战线。阿提拉屯兵奥尔良城下时,阿契斯的西罗马联盟已经聚集了50多万人,并正式与匈奴人作战。
强大的西哥特人拯救了西罗马联盟。60多岁的西哥特王特奥多里克中箭落马。失去首领的西哥特人只惊慌失措了一会儿,并在王子托里斯蒙的指挥下迅速恢复了秩序。惊慌失措的匈奴骑兵撞上了左翼西罗马军团的盾牌防线,倒在标枪下。阿提拉对西罗马帝国的决战也结束了。
为什么阿提拉不打中国?
在国王时期,阿提拉侵略了无数地方,被历史学家定义为“上帝的鞭子”。但为什么阿提拉不打败中国呢?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是无数雄心勃勃的统治者侵略的对象。然而,阿提拉退出军队,最终死于婚礼之夜,结束了传奇的生活,最终没有远征中国。
[img]794968[/img]
阿提拉的民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野蛮的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的作战方式也很简单。他们的力量可能没有那么强大,但他们擅长游击战,有很好的耐力,经常进行远程攻击。说匈奴虽然攻城做不到,但是掠地还是很有实力的。他们入侵的原因无非是生产力过低造成的粮食和日用品匮乏,他们需要入侵。而为什么阿提拉不打中国也无非是这样。
退兵后,阿提拉建立了帝国。帝国的生产力逐渐增强,粮食和日用品的缺乏逐渐得到解决。然而,远征中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损害帝国的实力和生产力。帝国停战后,面对即将到来的稳定和平生活,帝国人民也应该非常期待。此时,远征中国并不符合帝国人民的期望。如果阿提拉不得不驱使军队前往中国进行突袭,那么得不偿失,这是不合理的。而且阿提拉为什么不打中国,是不是还没来得及就离奇死去,是个未解之谜。
阿提拉的历史评价
阿提拉的历史评价呈现出多端发展的态度。阿提拉死后,他的帝国迅速瓦解消失,使他在欧洲历史上更具传奇性。在西欧和其他地方,他被视为残忍和抢劫的象征,但当然,也有历史记载描述他是一位伟大的皇帝,尤其是在古代北欧的萨迦文献记载中。
[img]794969[/img]
阿提拉的历史评价离不开对其外貌的描述。据记载,他又矮又胖,肩膀很宽,脖子又短又粗,头又大又无朋,头发粗又黑,胡子稀疏,鼻子扁平,眼睛锐利阴险。这个描述让人觉得太过分了,但毫无疑问,一定是东方人的形象,身高很矮。
匈奴促成了欧洲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他们把丛林中的日尔曼蛮子推上了历史舞台,和后者一起结束了罗马人的时代。最后一位匈奴国王阿提拉受损的罗马人和野蛮的日尔曼人一致称之为“上帝的鞭子”,表达了欧洲的恐惧和无助。然而,正是匈奴人挥舞着欧洲历史战车转向的第一鞭,这才是名副其实的上帝鞭。执鞭者,即阿提拉。
然而,匈奴力量的决定性崛起来自阿提拉登基成为匈奴帝国之王。公元433年,27岁的阿提拉和他的兄弟布来达从他们的叔叔罗阿斯手中继承了帝国王位。
436年,阿提拉谋杀了他的兄弟,独自进军帝国。与他的前任相比,阿提拉更雄心勃勃,更具侵略性,这是对阿提拉历史评价产生负面影响的主要原因。
欧洲人对匈奴阿提拉的历史评价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