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天佐帝时期著名将领耶律大石,契丹皇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
辽天佐帝时期,金国势力巨大,开始反击辽国。天佐帝傲慢奢华,贪玩乐趣,不进取,导致辽国国力迅速下降,政府腐败,人心不在,内外矛盾严重。此时,一直被辽国压迫的女真族开始崛起,建立了金国,与宋朝达成联盟,共同攻击辽国。
[img]795016[/img]
辽国已经衰落,面临着两国的内外夹击,形势艰难,难以取胜。公元1122年,金军大举入侵燕京,天佐帝逃离云端。这时,耶律大石留在燕京。耶律大石一直勉强保存辽国,最后在天佐帝不听劝告、盲目死亡的情况下,带领200名骑兵自立为王。随着西征的发展,耶律大石最终建立了西辽,使契丹王朝延续了一百年。
辽国末年,辽天佐帝无视世事,只顾享乐,使朝政腐败,奸臣当道。作为当时的辽国将军,耶律大石仍然想在辽国步步为难的情况下保存辽国。当君主天佐帝选择逃跑时,耶律大石仍然选择守卫燕京,这足以表明他对辽国的忠诚。虽然耶律大石最终选择背叛天佐帝,但他不能对他太苛刻。
[img]795017[/img]
《辽史》:“大石既帝淳,又王天佐,回归天佐。天佐责以大义,自立为王。幸运的是,祖先余威遗智建号千里之外。虽然寡母弱子,但几九十年都很难继承和迭承。”
《辽史》对耶律大石最终选择离天佐帝而去,自立为王也有这种态度。虽然耶律大石的举动确实背叛了他的君主,但在他的劝说下,他仍然一意孤行。选择与金国作战的君主不值得让耶律大石为此付出一切代价。最终,他选择了自立为王,一路西征,最终建立了西辽,将契丹国家延续了一百年,对契丹族来说已经是一位伟大的英雄了。
耶律大石是文武双全的一代,文能治国,武能安邦。
[img]795018[/img]
耶律大石从小就喜欢读书,精通汉学。他是双语人才,擅长契丹语和汉语。公元1115年,耶律大石成为辽国历史上第一位契丹族进士。后来,他开创了西辽,系统地总结了以往辽国统治的缺陷。创造性地吸收了当地民族的统治经验,制定了西辽的基本制度和政策,促进了中亚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该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耶律大石的统治政策有效巩固了西辽在中亚的地位。如果不是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崛起,实力雄厚,西辽的统治应该会持续一段时间。
耶律大石具有很高的军事素养。无论是他在辽国衰落、输给金国时提出的“养兵待时”的战略,还是他在西辽一路建立西辽的成就,都足以证明耶律大石的军事能力。
耶律大石在金国对战,虽然战败了,但却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即使失败了,也没多久就准备出发,与金军作战。
首先,一个城市的哀兵在燕京打破了10万宋军,然后在中亚骑了数百条铁,将耶律的国家延续了近百年。在西征积累了力量后,耶律大石曾经带着复国的梦想卷土重来,回来攻打金国。最后,战线太长,供应不足,被金国打败。但同样,金国西征西辽,最终也不是自己的领土,被耶律大石打败。
耶律大石是一个文武兼备的聪明人物。虽然他背叛了君主,但他并没有让契丹人失望。历史上,他的评价大多是褒义的,很少看到批评的一面。
[img]795019[/img]
耶律大石以200名骑兵为王,随后向18名骑兵聚集了10000多名骑兵。但最终,他可以与西域10万名士兵作战,拳打西域,踢中亚,最终成为中亚霸主,建立西辽。为什么这样一个强大的人物在金国入侵时没有成功阻止敌人的入侵?
首先,从外部原因来看,女真骑兵绝对是著名的士兵。明朝流传着一句话,女真骑兵只有一万多人,一万多人是不可战胜的。一万名骑兵是不可战胜的,虽然有些夸张,但它可以显示女真骑兵在冷武器时代的力量。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耶鲁大石依靠衰落的王朝,自然很难赢。
从内因来看,有一个君主不听劝告。辽天佐皇帝属于死回家的类型。显然,辽后期与金国的差距很大,但他只是想和金国决一死战,不理耶律大石“养兵待时”的建议。有这样一个统治者,即使再来十块耶律大石,也没用。
耶律大石虽然能在中亚取得重大成就,却无法抗拒金国对辽国的入侵。
为什么耶律大石不能抵抗金军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