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宗赵曙是宋太宗赵广义的重孙子,也是宋仁宗赵真表弟赵云的第十三个儿子。宋仁宗自己的三个儿子早逝,没有皇位继承人。公元1035年,赵曙被宋仁宗带到皇宫抚养。他还给了他一个名字叫赵宗实,并要求曹皇后抚养赵曙。
[img]795368[/img]
1058年,总理韩琦、龙图阁直学士包拯等人向仁宗提出要立储君。仁宗说后宫又怀孕了,等等。结果不久,后宫确实有人生了,但后来生了一个女孩。1062年,赵宗实被立为皇太子,后来改名为赵曙。
赵曙听到诏书后称病,想拒绝不当的王子。他还请人写了十多次奏疏。然而,宋仁宗仍然不同意。他还下令让安国公和其他人从古代开始劝说赵曙服从皇帝的命运,所以大臣们去赵曙的卧室帮他送进皇宫。赵曙勉强答应当皇太子,并告诉他的人:“小心保管我的房子。当皇帝有了继承人,我就回来住了。”
宋仁宗于1063年去世,曹皇后宣布了宋仁宗的遗诏,要求赵曙继承皇位。赵曙继位后,是宋英宗。赵曙即位后开始断断续续地生病,因为曹太后来在生病政务上垂幕听政。有些宦官经常对曹太后说赵曙的坏话,导致两宫之间出现嫌隙。韩琦、欧阳修在中间好言相劝,两人的关系才有所缓和。后来宋英宗身体康复后,自己亲政,1066年立了儿子赵琐为皇太子。赵曙一年后因病去世。
宋英宗仰慕苏轼
根据历史记载,宋英宗钦佩北宋时期的才华横溢的苏轼,他在继承王位之前就听说过苏轼。宋英宗从小就喜欢读书。喜欢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并不奇怪。
[img]795369[/img]
继位后,宋英宗原本想按照唐朝的惯例,将苏轼召到翰林院入职,并准备授予他任知制一职。然而,当时的首相韩琦提出,苏轼是一个可以大器晚成的人,将来一定会被皇帝重用。现在朝廷要做的就是把他培养好,这样全国各地的文人学士看到苏轼的例子都会为你效力。到那时,这就是人心所向,没有人会对此有任何异议。然而,如果皇帝在这个时候突然重用苏轼,世界各地的士大夫可能会对苏轼的能力有很多微词或怀疑,这对苏轼是非常不利的。
赵曙问韩琦,如果苏轼被要求担任修复日常笔记怎么办?韩琦说,修复日常笔记的官方职位与知识分子的官方职位相似,官方职位也相似。最好让他做知识分子,这样以前的安排就白费了。最后,宋英宗只是任命苏轼在历史博物馆试用。
当然,苏轼并没有像韩琦说的那样被朝廷重用。当然,这也与宋英宗在位仅五年有关。如果宋英宗能活得更久,对苏轼来说,他的命运可能会大不相同,这样他就不会感叹半辈子了。
宋英宗赵曙简介 宋英宗为何仰慕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