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所谓堪舆(风水)来看,一个优秀的风水宝地,前后左右都要有自然屏障,前面至少要有两座“山”,即“朝山”和“案山”,左右都要有“护砂”。所谓“朝山”,就是朝臣站立的地方,“案山”就是皇帝放桌子“案几”的地方;从位置上看,“案”近而“朝”远。
九龙山的九座山从高到低依次展开。中峰前面是高耸的山墙,附近是一座中间平坦、两侧凸起的山;东边有连绵不断的山,西边有许多小山袋。当时,在主峰下,泉水环绕,一年四季无尽;一层“森林”重叠,紫色。
[img]792331[/img]
九山龙的山形地貌正好符合这些风水要义:远处高耸的山墙是“朝山”,近处低平的山丘是“案山”,连绵不断的山无疑是天然的“护砂”,即所谓的“左青龙”和“右白虎”。@ 过去,风水先生一直认为,金帝王陵所在的九龙山是风水宝地中的经典之作,300年后也能保护女真好运,兴旺发达。
然而,大金国的祖先,如金太祖阿骨打、金太宗完颜生(吴乞买)等,并没有早早埋在九龙山,而是埋在远在东北的上京,埋在宫城西南(护国林之东),即“阿城陵区”。
完颜亮是中国历史上以好战好色著称的暴虐荒淫之君。他的父亲宗干是金太祖的普通儿子,是民间所谓的小娘养的。太祖死后,他的弟弟完颜生被称为金太宗。太宗死后,他被传到侄子和太祖的孙子孙女,即金闵宗(后来改为西宗)。
孙燕的父亲早逝。按照女真的习俗,他的母亲嫁给了姐夫和孙燕的父亲宗干。有了这种“兄弟”关系,孙燕梁和孙燕梁一起长大。@ 成为皇帝后,完颜亮起了谋逆之心,也想成为皇帝,于是到处培养阿里出虎这样的亲信。
[img]792332[/img]
皇统九年(1149年)十二月,阿里出虎宫当值,严艳秘密潜入宫中,计划对金敏宗开始。阿里出虎等人杀了严丹,但没有死。严亮到达后,用剑刺死了挣扎中的严丹,成功夺取了王位,历史上被称为海陵王。当上皇帝后,雄心勃勃的海陵王先迁都燕京,后迁都汴京。
神鹿显灵,海陵王选择风水宝地
一路把祖先的棺材搬到北京,这在中国帝王陵墓史上是罕见的,也是最大的皇家“墓葬运动”。在搬到陵墓的过程中,海陵王亲自去了大房山。棺材到达北京后,海陵王也学会了古代皇帝的外表,出去打猎,用自己的手射杀了张子来牺牲他的祖先。
九龙山也是佛教和道教信徒眼中的圣地。这里早就建了一座叫龙城寺的寺庙。由于龙城寺的位置是“领导者”,海陵国王下令拆除寺庙,在这里建造了开国国王金太祖的瑞陵和金太宗的和陵(后来更名为恭陵)。
需要注意的是,海陵王苦心建造的陵区死后没有享受,而是被赶出了这片风水宝地。在明朝皇帝开始之前,金朝皇帝首先打开了他的陵墓,并没有在他选择的风水宝地上完成他来生的梦想。这种遗憾在古代和现代也很少见。
正隆六年(1161年)与宋军战败,海陵王在失败途中被不满的部将杀死,终年40岁。当了13年的皇帝海陵王后,尸体被运回来,也葬在九龙山陵区。
[img]792333[/img]
金太祖的孙子严雍成为皇帝(金世宗)后,对海陵王不礼貌。他首先将海陵王贬为“战争之王”,然后贬为“海陵县王”,最后降为“普通人”。严雍听了建议,挖出了埋在大房山的海陵王的骨头,埋在陵区外40英里的荒野中。没有人知道一代皇帝的坟墓在哪里,被草埋葬了。
当年,金国大将粘罕攻占北宋都城东京后,先后对位于今河南省巩义市的北宋帝王陵进行了大规模疯狂挖掘。太祖赵匡胤永昌陵、太宗赵光义永熙陵、真宗赵恒永定陵等8座陵墓均幸免。比朱由校的行为更野蛮的是,他们还将北宋皇帝、皇后和埋葬臣子的尸骨从陵墓中拖出,即“晒尸体”,这是令人发指的(具体情况将在下一章中提到)。
这样,真的有一点因果报应的味道。一报一报。可能有这个前因。朱由校盗掘金陵事件没有受到更多的历史指责。有些盗墓工作根本没有提到这件事,所以朱由校成了盗墓的秘密。
揭秘金陵风水:君王如何选择经典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