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是中国三大民间传统节日。那么端午节从何而来呢?
关于它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有六种。
[img]789794[/img]
端午节粽子
首先,它被认为来自于纪念屈原。
这一说法在全国广为流传,人们也最为认可。在战国时期,屈原是楚国人,官至左徒,三鹭大夫等等。屈原是一个诚实的人,担心国家和人民,致力于国家的强大变化,但反复遭受恶棍的诽谤攻击和迫害,加上楚怀王无道,不区分忠诚和奸诈,充满忠诚的绅士热情屈原被疏远,被驱逐,最终在5月5日的悲伤和愤怒绝望中死亡。为了纪念他,人们有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南朝吴均所著的《续齐谐记》有这样的记载::楚医生屈原不用被诽谤,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是用船救的。由此可见,民间传说也有一定的依据。
二是纪念伍子胥。
[img]789795[/img]
图片来自网络
伍子胥的名人、楚国人、父亲和兄弟都被无道德的楚平王冤枉了。后来,伍子胥逃到吴国,帮助吴国富国强兵,帮助吴伐楚进入楚国首都营城。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其墓,鞭其尸300,报仇父兄被杀。吴王合鹿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国更强大,攻打越国,一举取胜,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这时,吴王夫差已经被胜利冲昏头脑,开始骄傲自大,听不进逆耳忠言。伍子胥建议他彻底消灭越国,以防以后患,夫差不但不听,反而轻信陷害伍子胥的诽谤,迫使伍子胥自杀。伍子胥临死前对邻居说:“我死后,挖出我的眼睛挂在吴京东门上,看着越国军队入城灭吴。随后便拔剑自杀。
夫差得知这句话大怒,让人把伍子胥的尸体放在皮革里,于5月5日投入大江,所以据说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三是纪念东汉孝女曹娥。
曹娥是东汉时期的上虞人。她的父亲溺水并在河里死去。她打捞了几天后找不到尸体。当时,孝顺的女儿曹娥只有14岁。她伤心欲绝,日夜在河边哭泣。17天后,5月5日,她也投入了河中。五天后,她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曹娥的孝道在民间广为流传。当时,学者们纷纷表示,他们赞扬曹娥在河中寻找父亲的孝道。
[img]789796[/img]
端午节粽子
为了纪念曹娥的孝道,后人在曹娥投江的地方修建了曹娥寺。她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江改名为曹娥江,人们在曹娥投江寻父的五月初五纪念她。
四个人认为是龙的节日。
古代吴越人以龙为图腾。为了表明他们是“龙”的后裔,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每年5月5日,他们都会举行盛大的图腾祭祀活动。他们把竹筒里的食物或树叶里的食物倒进水里,献给图腾神,自己吃。他们在水上划着龙形的独木舟,向图腾神表演。
近年来出土的大量文物和考古研究证明,“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科学节日。
五认为起源于恶日。
孟尝君田文出生于战国时期的5月5日,他的父亲田英不让他的家人抚养他,这表明5月5日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禁忌。艾草和菖蒲挂在端午节,以消除疾病和瘟疫的传播。《荆楚岁时记》记载:“荆楚人在5月5日踏上百草,采摘艾蒿,挂在门上以吸毒。”他们还认为粽子只是一种普通的民间食物,龙舟比赛是一种节日活动,最初不固定在端午节。
[img]789797[/img]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六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
秋瑾字睿卿,竞雄,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他年轻时擅长诗歌、词汇、歌曲和赋,喜欢骑马和击剑。他被誉为当代花木兰和秦良玉。28岁时,他参加了革命,影响很大。他预谋了革命起义。不幸的是,他在会议上被清兵逮捕,坚定不屈。33年6月5日,光绪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虽然秋瑾在6月初五殉国,但后人尊敬他的诗歌和人民,哀悼他的忠诚和勇敢事迹。他将其与爱国诗人屈原相提并论,并在端午节纪念女英雄和女诗人。
端午节来源的六种说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