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三位姓李的大诗人中,李贺可以肯定是皇室的后裔,李商隐似乎也与皇室有亲戚关系。李白和皇室有关系吗?李白自己认为与李唐王室关系密切。诗人在与李唐王室中一些不太重要的人物交往时,常常自信地称他们为族叔、族兄、族兄、族侄等。李白曾为唐太宗的曾孙吴王李志写过三首诗,名为《送吴王三首》。他当之无愧地声称“小子在枝叶上爬丹桂丛”,这意味着他也是老李家大树上的一根树枝,与那些金枝玉叶同气连枝。据说吴王没有异议,默认他是同宗。那李白是怎么与李唐王室叙谱连宗的呢?
大唐肃宗至德两年(757年),李白因参加永王李林幕府而被捕入旬阳狱。8月和9月,在宣慰大使崔松和御史中成宋若思的营救下,他于10月左右躺在宿松山。这时,宰相张浩率军东征绥阳(今河南),平定安史叛军,李白给他写了两首诗《赠张相镐》。在第二首歌中,李白描述了他祖先的功业:
[img]788371[/img]
我们陇西人,先是汉边将军。功略盖天地,名扬天下。苦战不侯,富年颇忧郁。世界上传承着勇气和强大的精神。英雄遗厥孙,百代神犹王。
诗人自称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认定自己是汉代飞将李光的二十五代孙子。当时,李光致力于抗击匈奴的事业。经过70多次战斗,他的气概和秋风一样强大。他的策略令人惊叹,他的成就令人钦佩。然而,由于意想不到的挫折,他未能被封侯,这让后人感到遗憾。他的英武气概和壮越情怀传给了他的后代,直到百代之后才旺盛地维持着。诗人自豪地说,他是李光的后裔之一。巧合的是,李唐王室也认为他们是李光的后裔。飞将军李光的后代在陇西定居,这就是唐代郡望中赫赫有名的陇西李氏。李白和李唐王室都声称是陇西李氏,所以李白和李唐王室的关系真的很密切。
然而,今天许多专家指出,唐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诚实。当时,王室势力雄厚,地位崇高。许多人喜欢冒充姓氏。清河崔、太原王、荥阳郑铺天盖地。就连李唐王室也被怀疑伪造陇西李,起源相当不明。李唐王室利用自己的权力合法化了自己的血统,但李白家族未能加入其中。
李白一族被称为李广十六世孙李杰后,在天宝元年,唐玄宗下令将李杰后裔中的四个分支编入宗正寺,包括深圳县、阿姨、敦煌和武阳,并正式承认他们是金枝玉叶,但李白一族没有通过审查,被排除在外。后来很多细心的专家,比如郭沫若,发现李白在和皇室宗亲交往的时候,名字很混乱,经常和别人家谱里的排名不一致。有人私下揣摩:李白一家从西域回来的时候,为了站稳脚跟,抵制当地人的歧视,假装是李耀之后。
李白一家是否假陇西李氏,还有待专家学者进一步调查。然而,他们来自西域的说法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据碑铭记载,李白的父亲叫李客。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名字?陈寅恪先生解释说,李白的父亲是西域人。西域人的名字不同于中国。他被称为“胡客”,这意味着外国人。“客人”不是他父亲的真名。李白出生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大约五岁。李白的父亲带他从河西走廊来到陇南,然后沿着岷江下来,最后停在绵州昌隆,今天的四川江油。由于从西域迁来,在财产丰富的前提下,为什么不住在通都大衢呢?余平伯先生还告诉我们,李白的父亲躲在这个偏远的小州,因为避难、避仇或避免诉讼等难以形容的原因,他的行为非常低调。
[img]788372[/img]
从隐姓埋名的角度来看,李白的父亲非常成功。即使他培养了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儿子,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可能不引人注目,一代又一代的专家学者也无法挖掘出关于李克的任何信息。李白的叔叔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介绍李白的人生经历时说,李白一家早年在神龙逃到四川,“指李树而伯阳”。所谓“复指李树”,其实很含糊,可能意味着李白一家在回到四川之前不再需要“李”姓;也可能暗示李白一家与“李”姓无关,就像老子李耳一样,偶然选择了这样的姓。根据葛洪的《神仙传》,老子的母亲在李树旁生下了他。老子一出生就能说话,指着李树说要“以此为姓”。如果是后者,李白一族与皇室没有任何关系。
据说“青莲居士”的称号也体现了李白对西域若明若暗的感情。明代大才子杨慎在《丹铅续录》中信口说:“李白出生在彰明县青莲乡,他的诗是‘青莲居士堕仙人’。后人大概也这么理解。但是世界上还是有很多认真细心的人。北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杨天辉担任彰明县长,亲自到李白故居调查,发现当地名为清廉乡,这“清廉”不是另一个“青莲”。曾经在李白研究领域最权威、知识渊博的王琦解释说,“青莲”来自西竺,梵语被称为优步罗花,干净干净,不染灰尘。李太白的自称可能来自这个意思。也就是说,“青莲居士”的称号确实体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但诗人可能不会想念五岁以后的家乡,而是出生的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在古人眼里也属于西部地区。
另一位专家指出,李白之对西域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感觉,就是他有胡人血统,有胡人的身体特征。胡怀琛先生对李白的国籍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最后对李白的外貌提出了质疑。李白的超级追随者魏浩,原名魏万,改名为魏燕。他希望见证李太白的风采。经过多次艰辛,他跑遍了全国,最终在广陵赶上了李白。他看到李白是什么样子的?在《李翰林集序》中,他描述道:“眼睛炯然,哆哆如饿虎。“头大眼深,似乎和古书中说的“碧眼胡僧”差不多。胡怀琛先生得出结论,这可能说明李白的母亲不是中原人。
[img]788373[/img]
专家们还说,不仅李白的母亲,甚至李白一家的名字都指向西域。李白有个妹妹叫月圆,日出与东,月出于西。李白的父亲给女儿取了这样一个名字,就是告诉我们她的起源,李白并没有说:“金天之西,白天所没有。康老胡雏,生彼月窟。“李白继承了父亲的遗志,把儿子命名为伯禽,小名明月奴。按照今天的说法,“明月奴”就是“西方来的小家伙”。至于大名“伯禽”,原本是周公旦的长子,本名“鲤”,与“李”谐音。而李子原产西方,正如南朝大诗人沈约《咏李诗》所说:“青玉冠西海,碧石弥外区,化为中国实,其下路成衢。”
我们不能轻易否认专家辛勤考证的成果,但也不能轻易引申。我们不能同意他们把李白咏月的诗作为对家乡的怀念,比如“明月出天山,云海辽阔,长风千里,吹玉门关”甚至“小时不知月,叫白玉盘”。有名学者说:“联系李白一家的经历。再来考察一下这首诗的情绪,应该认为李白之咏月具有比喻意义,...原来都是对远西出生地的怀念。“这种理解不应该更好。
李白的生活经历有疑问:是皇室同宗还是西域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