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成吉思汗总是喜欢西征?

目前成吉思汗西征的通论是掠夺资源和扩张领土。战争似乎是为了掠夺而生的。然而,当我们试图从文化、地理和习俗的角度来看,也许我们可以得到另一种说法。

成吉思汗的领土扩张一度引起争议,但冉平从民族角度分析:在现代人心目中,行业形成的思维定势是,侵略必须是为了争夺能源、财产和人民。但对成吉思汗来说,恰好不是这样。蒙古人的生活就是不停地走路。成吉思汗的征服不是为了赚钱和统治,而是从日出到日落城市的焦虑和不安。“一本书写完后,与作者无关。它有它的生命。日前,记者在接受《蒙古往事》作者冉平时说:“现在还有人读《蒙古往事》,我相信它比我活得更长。”

[img]785584[/img]

网络配图

我们看到的《蒙古往事》具有浓厚的蒙古特色。这是冉平在创作《蒙古往事》之前,接触到了蒙古最早的历史文学长卷《蒙古秘史》,被书中简单朴素的汉语形式所感动。因此,冉平在写《蒙古往事》时,放弃了使用汉语成语,尽量少用形容词。

冉平认为,蒙古历史有一个独特的特点:它流传了几百年,几乎不走样。无论是《蒙古秘史》的众多版本,还是改编自它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都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蒙古往事》也源于《蒙古秘史》。起初,冉平想写一部蒙古史诗,但后来他放弃了,只写成吉思汗立国称汉戛然而止。冉平解释说:“就像电影的闪回一样,我用不同的叙事角度,片断地写下吉思汗后半生的情感。这比从头开始更容易接受。假如觉得不完整,可以去读史书。”

冉平在内蒙古生活了30年,对蒙古文化有自己的看法。成吉思汗的领土扩张一度引起争议,但冉平从民族角度分析:在现代人心目中,行业形成的思维定势是,侵略必须是为了争夺能源、财产和人民。但对成吉思汗来说,恰好不是这样。蒙古人的生活就是不停地走路。成吉思汗的征服不是为了赚钱和统治,而是从日出到日落城市的焦虑和不安。在冉平的想象中,“成吉思汗看到城墙会觉得很有趣:这怎么能保护我的财产和人民呢?我要把城墙推倒,让这个地方长满青草,让马儿自由驰骋。”

他认为成吉思汗的目的是如此简单。如果他住在房子里,他会觉得自己像进入坟墓一样喘不过气来。他在城外搭起帐篷,看着城里的火,城市被夷为平地。他很高兴。这是文化心理的驱使。冉平认为,58岁的成吉思汗可以用12万人征服世界。除了西方世界的统治者写信说他看不起成吉思汗之外,他更生气的是抵抗衰老和对死亡的恐惧。他对坐下来无所事事感到焦虑,要走路,要战斗,要有事要做。

当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牧民进入城市时,民族文化正在逐渐消失。许多人站起来喊道,为了保护民族文化传统,冉平唱着“反转”。“民族文化的退化在一个国家文明的进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我不知道原始文明是什么,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除了一些文物和经典,其余的都是我们的想象。

[img]785585[/img]

网络配图

谁知道所谓的毁灭是什么样子的?冉平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迁出草原,并非文明的毁灭,而是生存方式的挤压。牧民虽然放弃了马,却把离开家乡的悲伤留在了心里,这比留在草原上更重要。能留在人们心中的文明永远不会被摧毁。相反,为民族文化代言,大声喊我们文明被毁灭的说法是可疑的。

冉平提出,文明的弱点与少数无关,变异是最可怕的。他提到鄂温克族民族乡敖鲁古雅。为了保护这片只有几百人的土地,国家建造了房屋、电影院甚至博物馆。由于鄂温克族人以狩猎为生,政府没收了猎民的枪支,因为他们害怕猎杀稀有动物或误伤人类。猎民们非常生气。“猎民不需要房子或电影院,这不能成为他们寻求幸福的方式。

让他们搬出自己的房子,没收猎枪,他们就不会生活,文化自然会在变化中消失。”冉平认为,越来越多的人使蒙古文化成为廉价的旅游风向标,是蓝天、白云、黑车、白账户等诗意吸引人们旅游,这也是一种文化变化。他想通过自己的作品来改变人们的想法。

然而,他认为蒙古族是一个坚韧的民族,生长在饥饿、杀戮和残酷的自然环境中。@ 现代文明不会让它消失。假如它不够强壮,消失也是一种无奈。当然,冉平并不反对用现代科技文明手段包装民族文化。张艺谋创作的实景剧《刘三姐》就是一个例子。然而,当谈到模仿蒙古文化时,冉平指出了自己的疑虑:仅仅包装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

[img]785586[/img]

网络配图

就像内蒙古的无伴奏合唱团一样,在悉尼表演,在表演结束后,观众通常会站起来鼓掌。然而,当演出结束时,球场特别安静,停顿了30秒,掌声雷动。之后,我们组织了各种无伴奏合唱团,成为一种商业活动,并添加了更丰富的音乐元素,如古筝、长笛和儿童的声音。

装饰太多反而不好,冉平还是喜欢听那些老带子。“为了让世界人民接受它,我们不能批评这样的包装。就像一个少数民族歌手,如果他长时间呆在城市里唱歌,他的音调自然会成为流行歌曲的风格,只是唱歌就会失去味道。冉平既矛盾又无奈。然而,就像曾经拍摄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一样,冉平仍然希望通过影视作品介绍民族文化。

目前,我们提倡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但可怕的是,当我们故意保护它们时,我们实际上正在破坏它们的独特性。当现代建筑在原始土地上生根发芽时,我们用善意破坏它们。在这里,保护和破坏这一矛盾的统一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陷入了困境。


为什么成吉思汗总是喜欢西征?为什么成吉思汗总是喜欢西征?


  • 元定宗为何要驳斥罗马教皇?他又是怎样驳斥的
  • 贵由登基时。参加登基大典的人中还有一位意大利方济各会教士柏郎嘉宾。 原来,蒙古军的大规模西征,震惊了整个欧洲。 公元124...

  • 忽必烈是怎样打造以香都为中心的世界性帝国的
  • 在使蒙元王朝和大汗本人引起西方世界的关注方面,谁也没有威尼斯旅行家、尼柯罗的儿子马可·波罗做得更出色,根据他那部在热那...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世界征服者 纵横欧亚大陆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利可图的事业,不是创造企业,而是建立帝国。如果时间倒流,我们在1170年的漠北草原上遇...

  • 完颜永济是第几任皇帝?他与成吉思汗交过手没
  • 完颜永济生年不详,又字兴胜,民族大金,去世时间是1213年9月11日。1208年12月29日至1213年9月11日的五年时间里担任大金朝第...

  • 为什么说是地震帮助成吉思汗攻灭了西夏王朝
  • 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的西北部,有一个与宋、辽(金)三足鼎立的少数民族王国——大夏封建王朝,史称“西夏”,都城为兴庆...

  • 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为何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 蒙古国的确是个能征善战的国家,它仅凭借着100多万的人口和十多万人的军队竟战胜了拥有几千万人口及数百万大军的金国、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