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的墓修得很高,墓门打开后,往下都是白垩土,这片土实际上是一种石炭岩,有一丈多厚。刘去的手下在挖白垩土之前,费了老板的力气。再往下看,又看到大量云母石再往下挖一尺多深,不小心看到了100多具尸体,纵横交错,相互枕靠,叠在一起。只有一个男人,其余的都是女人。有的坐着,有的躺着,有的站着,身上的衣服款式和活人穿的一样。秦公一号大墓主被发掘为秦穆公,墓中的殉人数令人震惊,多达184具殉人尸骨,墓中上下平台上摆放着殉人棺材,有的甚至裸埋。
想必那个男人就是周幽王。其他100多个女人会是谁?应该是殉难的妃子或侍女。
[img]785082.jpg' />网络配图
进入阶级社会后,妇女成为贵族男子的玩物和附庸,妇女在殉葬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商代卜辞中有杀女奴的记载。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殉葬者都是奴隶,还有墓主的妻妾和家臣。
春秋时期,奴隶制濒临崩溃,人殉的做法开始引起批评。公元前621年,秦穆公死后用177人殉葬,其中包括三名才华横溢、富有众望的良士。因此,中国人写了《黄鸟》诗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和对暴君的仇恨。此时在各诸侯国,女性作为主人丫鬟生殉的恶俗也逐渐被抛弃。齐医生陈子车死后,妻子和总管商定用人殉葬。汽车的弟子亢对他们说:“如果我哥哥需要在阴间等待,没有什么比他的妻子和经理更合适的了。如果你必须坚持下去,我会准备用你们俩去死。“子车的妻子和总管不得不同意取消生殉妾的计划。
春秋过后,人类殉难的做法很少见,基本上是用木制或泥制的人类偶像来埋葬的。战国时期,秦国正式命令废除公元年(公元前384年)的人类殉难。然而,在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又发生了一起大规模可怕的殉难事件。
为了祈求长生不老,秦始皇派人带着成千上万的男孩和女孩出海求仙。与此同时,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数十万人修建了一座巨大的陵墓,即永山始皇陵墓。秦始皇死后,秦二世正式宣布所有后宫妇女都将被埋葬。这次被埋葬的宫女和受害工匠人数超过了“数万”。
[img]785083.jpg' />网络配图
秦朝的一系列暴政引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秦末农民战争不仅推翻了秦朝,也教会了新王朝的统治者。汉武帝死后,虽然大量的金银财物、鸟兽鱼龟、牛马虎豹被埋葬,但他的几千名妃嫔和宫女毕竟都救了自己的命。随着人民的反抗和社会的进步,从汉朝到元朝,除了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强迫妇女葬礼作为一种制度已经不复存在。
在明朝,虽然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以妇女殉葬的方式,却一度死灰复燃。朱无璋在世时首开恶例。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他的次子秦王朱死后,以两名王妃殉葬。朱元璋死后,共有46名妃嫔和宫女陪葬孝陵,其中十几名宫女全部死亡。明成祖1424年去世后,多达30多人殉葬宫妃。此后,仁宗、宣宗也各以五妃、十妃殉葬。除皇帝外,诸王也间或用人殉葬。
最突出的例子是正统四年(1439年)。周王朱去世后,明英宗特命“妃夫人以下不必死,年轻父母遣返”,因为周生前有一个奏折,说他为了节约民力而努力工作。出乎意料的是,在圣旨传来之前,公主巩氏、施氏等六夫人已在同一天自杀。直到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英宗病危时遗诏说“我受不了用人埋葬,这件事自己止,后人不复为”,宫妃殉葬制度才终于废除。
《朝鲜李朝世宗实录》记载了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死后逼宫女的悲惨情景:“皇帝崩溃,宫人殉葬30多人。当死之日,所有的工资都在法庭上,工资辍学,都引起了升堂,哭了起来,震惊了殿阁。堂上有一张小木床,使其立其上,挂绳围在其上,以头纳其中,然后去其床,都是雉颈而死。其中一位朝鲜选择的韩妃,临终时对待在身边的乳母金黑连呼“娘,我去!娘,吾去!“话声没落,就被太监踢开木床,一命呜呜,真可怕!
[img]785084.jpg' />网络配图
自17世纪代明以来,满洲贵族入关前仍实行人祭和人殉制。清朝摄政王多尔根的生母纳喇氏在1626年清朝祖努尔哈赤死后被迫与另外两位妃子一起死亡。但入关统治全国后,这种做法被废除了。严格来说,自明英宗以来,中国不再有皇帝用妃嫔殉葬的制度。
《史记》记载,秦穆公死后有177人死亡,但实际出土的人多了7人,可能是临时处死。史料上没有记载周幽王是否有殉难者。如果《西京杂记》的记载是真的,这将进一步证实中国古代的殉难习惯在西周时期仍然非常流行。
蒙古进入铁木真(成吉思汗)时代,其社会形态仍处于奴隶社会,远远落后于中原封建社会。成吉思汗于1227年8月去世后,大量活人被埋葬。
时马可·波罗听说,成吉思汗死后,“在运送棺材的路上,护送人员应该杀死路上遇到的所有人作为殉葬者,并对他们说:“离开这个世界,为你死去的主人服务。”
当蒙哥汗的尸体运到阿尔泰山时,护送的兵马沿途杀死了近2000人。“除了这些不幸的殉葬者,还有40名美女为成吉思汗服务,她们和他骑过的战马一起被活活杀死和埋葬。元朝皇帝死后,活着的人或多或少被埋葬了。
为什么有百名妃子在周幽王陵墓中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