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陕西省乾县以北的凉山上有一座乾陵。乾陵是唐高宗李志和女王武则天的合葬陵墓。奇怪的是,幕前有一块“无字碑”,没有刻一个字。为什么要建无字碑?这是什么意思?
[img]784117[/img]
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以北的凉山上,是唐高宗李志与武则天皇后的合葬陵墓。它是中国历代皇帝陵园中唯一一对夫妇的合葬陵墓。墓前有两块高大雄伟的石碑,西面是武则天写的,唐中宗写的。虽然8000多字的碑文主要是赞美唐高宗的成就,但武则天也借此机会提升自己。东面是武则天的“无字碑”。这座碑是由一块巨大的整石雕制成的。这座碑上雕刻着八个相互缠绕的头,装饰着天云龙纹。根据乾陵建筑对称布局的特点,高宗去世时,武则天显然同时主持了“无字碑”和“圣记碑”。那么,这个“无字碑”自然是武则天提前为自己准备的“功德碑”。
据清乾隆年间的《雍州金石记》记载,“纪念碑侧刻有龙凤形,其面和阴无字。”1938年编撰的《乾县新志》记载:“无字。金元之后,有题咏诗。”这块“无字纪念碑”成了人们多年来猜测和探索的“千古之谜”。
为什么“无字碑”没有字?几千年来,人们对此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总结起来主要有五种:一是功高德大,二是自知罪深不方便,三是功过是非留给后人,四是称谓不统一不方便,五是相信佛教一切都是空的,不用说。
这五种说法都是人们自己的主观假设,没有事实依据。事实是什么?在我看来,“无字碑”就是“功德碑”。武则天立碑的目的是为自己树立纪念碑,赞美美德。
从武则天一贯喜功的做派中可以看出这一点。武则天登位后,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封建社会杰出的女皇帝和女政治家,大修宫殿、佛寺,借此机会炫耀自己。长寿三年(公元694年),70岁的她,为了表彰自己,在日常生活的神都(今洛阳)城定鼎门大兴土木工程,花了100亿元修建了一个赞美的“天枢”。:“天枢成,高一百五尺,径十二尺,八面,各径五尺。下为铁山,周百七十尺,以铜为盘龙麒麟绕之;上为腾云承露盘,径三丈,四龙人立捧火珠,高一丈。并亲笔题名:“大周万国述德天枢。"(见《资治通鉴》)当时仅为此就熔毁了27000贯流通的硬币,消耗了当时国家财力的四分之一。
公元695年,她下令在通天宫铸造九州铜鼎和十二生肖。有学者认为,由于武则天的大兴佛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比汉、明、清都推迟了三五十年”。从武则天不惜国力、财力、民力搞个人崇拜的“形象工程”来看,她永远不会忽视身后为自己树立纪念碑、赞美道德等重大事件。此外,从公元683年高宗死亡到705年武则天死亡,乾陵花了22年的时间在武则天的个人规划和指挥下建造。她有足够的时间做这件事。
[img]784118[/img]
继任者心存怨恨
武则天在位16年,从显庆五年(660年)开始参政,到神龙元年(705年)正月被迫退位,实际掌握世界权力45年。虽然他是一个英雄,但在他的晚年,尤其是临终前,他是极其凄凉的。神龙元年正月,武则天生病。以张柬之首相为首的朝臣进行政变,杀死了武则天男宠张易之的兄弟,迫使她让位于中宗的李贤恢复国名“唐”,并迁往上阳宫。同年11月,82岁的武则天死于东都洛阳上阳宫的仙居殿。死前遗诏:“去帝号,称天大圣皇后。“虽然她仍然权利于李唐,但毕竟在男尊女卑、夫妻纲领、君权神授的封建社会,她属于“篡位”,对社会主流并不感到羞耻。当时人们表面上是可以接受的。一方面,她被迫生死夺权,另一方面,人们仍然认为她是吴的女儿和李的女儿。无论如何,她把皇帝改为周,仍然是李唐世界的深深耻辱。因此,当她死后想和高宗一起埋葬在乾陵时,有人阻止了严善思和其他人,但中宗不同意。
武则天滥杀唐朝宗室和贵戚,让他们心怀怨恨。为了清除称帝的障碍,她说:“唐朝有数百名贵族亲戚,其次是数百名大臣,他们的刺史和郎将不胜数。”。“唐宗室人人自危,众心遗憾”(见《资治通鉴》)。由此可见,她凶狠、毒辣、残酷、无情,以及当政期间血腥的恐怖政治氛围。这不禁让继任者心有余悸,心有怨恨。武则天先后毒死太子李弘(“孝敬皇帝”);废太子李贤(高宗第六子,“章怀太子”)是一个普通人,后来被迫自杀。即使是自己的儿子唐中宗李显(高宗第七子),也几次险遭毒手,当初即位不到一年,就被她废墟,贬出北京。他的长子李重润(“易德王子”)和女儿李仙慧(中宗第七女,死后的“永泰公主”)因言语不慎被武则天处死。@ 晚年,武则天一直在想把王位传给武家侄儿。
有这种折磨经历,天生懦弱无能的中宗,虽然不敢公开否认母亲的浪费唐建周行为,不能公开发泄对母亲的仇恨,但也不能说赞美她,如何评价他母亲的生活,是一件尴尬的事情,唐朝和贵族争议一定很大,最后只是一个字,为武则天留下一块“无字的纪念碑”。由于中宗软弱无能,武氏集团、安乐公主、五王、王子李重军之间的宫廷权力斗争紧张,危机四伏。
另一种可能是,为了彻底消除武周政权给李唐政权带来的耻辱,已经刻上了文字,却被唐玄宗磨掉了。
[img]784119[/img]
武则天病逝后,中宗复位,国名为唐朝周,但武氏势力依然相当强大。她的侄子武三思权力如火如荼,控制着政府。中宗没有政治抱负,懦弱无能。在他的力量下,不可能为他的姑姑和当代皇帝的母亲赞美铭文。既然文字已经刻好了,为什么后来又消失了?最大的可能是后来的政治家把这些文字磨掉了。
唐朝开元二年(714年)三月,玄宗皇帝李隆基掌权,下诏毁天枢一事不难看出。唐玄宗不遗余力地打击武氏集团。在率兵支持父亲李旦(即瑞宗)复位后,他将“大圣皇后复旧号为天后”。"""追削武三思,武崇训爵,棺材暴尸,平其坟墓。"""废武氏崇恩庙及昊陵、顺陵。“(见《资治通鉴》)登基后,大刀阔斧地解决了武周政权遗留下来的问题。直到开元二年,才让“毁天枢,发匠熔其铁钱,历月无尽”。(见《资治通鉴》)的目的之一是彻底消除武氏家族给李家带来的巨大耻辱。
因此,为了彻底清除武周政权带来的痕迹,他下令重新磨掉武则天陵墓旁的石碑上刻有的字迹,并非不可能。1000多年后编撰的《乾县新志》、当然,雍州金石记等书不可能完全记录下来。
武则天故意为自己敲纪念碑。为什么他在建立纪念碑时不记得一篇文章?歌词可以表达:沉默,没有纪念碑,眼泪;功过,随人是非,我配得上;历史书,让它写,不要理解。。。这只能说武则天的“无字纪念碑”不是她病得很重,只能等待死亡,而是从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继任者的情况来分析。
考古学家揭秘:武则天为什么要立无字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