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帘听政”一说出自《旧唐书·高宗纪下》:“时帝风疹不能听朝,政事都取决于天后。自上官仪以来,上每视朝,天后垂幕于御座后,政事大小都被预测到,内外都被称为二圣。",是指封建时代女后辅助幼主临朝听政,在殿上宝座前用窗帘遮住,处理国家大事。那么,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垂帘听政”始于什么时候呢?谁是始作俑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img]782649[/img]
什么时候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垂帘听政”?
在中国历史上,“垂帘听政”的制度可以追溯到旧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如果皇帝死后,继承者很年轻,小皇帝的母亲可以帮助处理国家事务,这被称为“女主人临朝称号制度”。历史上最早的“临朝称号制度”女主人应该是战国时期秦国秦惠文王的妾米八子,后来的宣太后。
[img]782650[/img]
谁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垂帘听政”的人?
历史上最早“临朝称制”的女主,可以算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宣太后米八子,她为以后有野心控制朝政的后妃们树立了成功的榜样。
米八子是秦惠文王来自楚国的妾。米是楚国的国姓,八子是她的头衔。八子的地位不高。当时,秦国后宫的八级皇后、妻子、美女、情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位于中下游。
[img]782651[/img]
因此,在秦惠文王身后,在皇后和新君秦武王的合谋下,她和儿子嬴姬被送到燕国当人质。三年后,秦武王死于事故。在燕国的支持下,米八子果断联系了异父弟魏冉,拥立嬴姬回国。经过三年的“季君之乱”,嬴姬终于登上了王位,成为了秦昭王。因此,她成为了“宣太后”,并在秦朝称制了41年。
秦国统治期间,国力日益强大,为玄孙嬴政统一六国积累了实力。
揭秘: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听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