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考古专家从古墓中抽取气体 甲烷含量超过正常值的千倍

陕西考古学家开始探索位于西安的西汉大臣张安世家族墓中的M1墓主棺材室,这是迄今为止汉代“列侯”级别的唯一未被盗墓葬。目前,专家们已经成功地从墓室中提取了气体。这是中国考古界第一次采取这一措施。

[img]781468[/img]

张安世是西汉宣帝时期的重要官员。他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酷官张汤之子。汉昭帝时期,他被封为富平侯。昭帝死后,他与将军霍光谋建立了宣帝的功绩,崇拜大司马。张安世的家庭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曾经“相国200年”。这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罕见。

据考古现场负责人丁岩介绍,张安世墓不仅被盗和烧毁,还被发现其家族的10多座墓葬被“洗劫”。在张安世墓的东侧,唯一一个没有被盗痕迹的M1小型“甲”字形墓。考古学家推测,这座墓可能是张安世第二个儿子张延寿的妻子墓。

[img]781469[/img]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仲立告诉记者,陕西省在应用现代科技方法保护文物方面起步较早,古墓壁画在20世纪50年代初得到了加固和保护。本次挖掘采用了考古出土文物现场保护车、内窥镜等高科技设备,其中最特殊的是花了6个多小时从墓中提取气体,气体有轻微的气味,放入特殊的塑料袋中,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是中国考古界第一次。

据统计,整个墓室大约有六七立方米的气体,专家提取了十分之一。墓室氧气含量占19%,正常空气占21%;甲烷含量是正常空气含量的1000倍以上,二氧化碳达到10倍。墓室湿度96%,温度13℃;正常空气湿度一般为70%。

[img]781470[/img]

8日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当天主要通过“内窥镜”探头进入M1号墓的耳室和墓室,观察是否有盗窃痕迹,初步确定墓内文物类型,为文物保护提供可靠依据。


考古专家从古墓中抽取气体 甲烷含量超过正常值的千倍考古专家从古墓中抽取气体 甲烷含量超过正常值的千倍


  • 中国有多少盗墓?
  • 关于盗墓,从鬼吹灯,盗墓笔记开始流行,但最终是一部小说。事实上,困难的陵墓应该是皇陵。几千年后,无数的坟墓被盗和挖掘...

  • 六千年前,古墓隐藏现代功能 古人思维能力强
  • 对于几千多年的历史,科学家或考古学家往往只能从古人留下的文物中学习。随着考古技术的发展,这些学者开始发现越来越多古人...

  • 发现了2000年的微型金银纸卷 藏在墓主护身符里
  • 据外国媒体报道,考古学家在塞尔维亚东北部的科斯托拉茨发现了微型金银纸卷。 据报道,在人类墓地旁边发现了这些非常小的纸卷...

  • 陕西现代元古墓:6名内部画墓主和6名夫妇坐在宴会上
  • 陕北省横山县,一场大雨冲出了一座沉睡在地下六七百年的元代古墓。 这座古墓的主人是谁,墓里有什么样的故事?经过考古发掘,...

  • 杀人无数!揭秘千年古墓:法老诅咒铭文
  • 自19世纪末以来,大量来自西方的考古学家来到埃及,他们都希望有一天能成为解决金字塔秘密的名人。然而,几十年后,人们一无...

  • 1800年《齐论》出土于海昏侯墓的竹书《论语》
  • 8月30日,记者获悉,据专家研究,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文物中有竹书《论语·知道》。专家表示,在《论语》中发现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