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揭秘:为什么明成祖朱棣选郑和下西洋?

简介:郑和下西洋是一次外交之旅,成功地沟通了中原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感情。但回顾源头,我们不讨论朱迪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朱迪为什么选择郑和下西洋?

郑和原名马三宝,洪武13年1381年冬,明军进攻云南。十岁的马三宝被带进明营,阉割成太监,然后进入朱迪的燕王府。在靖难时期,马三宝为朱迪做出了贡献。

[img]779557[/img]

网络配图

永乐两年,明成祖朱迪认为马姓不能登上三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字中,马三宝郑姓改名为和,任官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宣德六年任命郑和为三保太监。那么,明成祖朱迪为什么选择郑和下西洋呢?

首先,郑和年轻时在朱迪身边长大,与朱迪南征北战。他懂兵法,有战略,英勇善战,有军事指挥能力。同时,他也是“靖难之战”的有功臣,被朱迪皇帝视为心腹。

二是郑和知识丰富,熟悉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宗教,具有优秀的外交能力,在郑和西洋之前,郑和使暹罗、日本,有一定的外交经验,特别是永乐两年,通过郑和外交活动,建立外交关系,签署贸易条约,朱迪皇帝相当满意。

[img]779558[/img]

网络配图

第三,郑和有一定的航海造船知识,在郑和担任内宫监狱时,有着丰富的造船经验。

第四,郑和有着特殊的身份。他是伊斯兰教徒,熟悉伊斯兰教的教义、规则和宗教习俗。郑和也是佛教弟子。他自称是“奉佛信官”和“菩萨戒弟子”。他熟悉佛教,郑和经过西洋的地方要么相信伊斯兰教,要么相信佛教。共同的宗教信仰有利于相互交流。

朱棣认为郑和是下西洋的唯一候选人,因此,郑和委托重任,自然成为下西洋的统帅。

明初,蒙古的势力被驱逐出长城,明朝的封建统治逐渐巩固,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国家形势日益强劲。向海外发展是一种趋势,这是明朝祖先朱迪派郑和出使西洋的动机和目的。

[img]779559[/img]

网络配图

但也有人猜测,朱棣派郑和去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皇帝朱云文的下落。据说“靖难之战”后,朱云文离开了,一直没有下落。明成祖朱棣心里不踏实,怀疑朱云文逃到海外避难,怕他将来威胁自己的王位。@ 派郑和下西洋是暗中侦察建文帝的踪迹,以绝后患。

无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否是找朱云文,一般来说,选择外交的候选人都不能失去国家的尊严,同时也要有很强的生存意识。郑和无疑符合这些要求,因此被选为下西洋的最佳候选人。


揭秘:为什么明成祖朱棣选郑和下西洋?揭秘:为什么明成祖朱棣选郑和下西洋?


  • 郑和7次下西洋每次去的意义都是一样吗?
  • 郑和出生于1371年,那时中国正处于明朝时期,郑和就成了这一时期出色的航海家和外交家。得到了明成祖的信赖,郑和被任命下西...

  • 郑和下西洋 看看郑和七次下西洋经过的地方。
  •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郑和(1371年)-1433年),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宝山乡知代村人回族,原名马名和,小名三宝。那么郑和下西...

  •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意义
  •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郑和(1371年)-1433年),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宝山乡知代村人回族,原名马名和,小名三宝。中国明代航海...

  • 郑和简介 明朝永乐时期,官监太监三宝郑和生平
  • 郑和(1371年-1433年),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宝山乡知代村人回族,原名马名和,小名三宝。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官和宦官。...

  • 揭秘:历史上郑和下西洋时最远都到达了哪里?
  •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公元1405年的时候,朱棣命郑和带领士兵两万八千多人,和六十二艘大船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向着大海出发了...

  • 郑和下西洋有多伟大?
  • 三宝太监七次下西洋,历时几十年,使明朝在海外广受欢迎,这是前所未有的。那么,人口如此庞大的船队在旅行期间如何解决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