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子承父业就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一现象。一方面,可能是祖先家传,不忍放弃,只想把祖先的东西传给子孙后代,以便发扬光大,谋饭碗。另一方面,它来自封建社会“世袭”的力量,有点像俗话说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无论子孙后代多么无能,依靠祖先的恩情,他们仍然不失衣食无忧,甚至繁荣昌盛。这种现象,如果只是从社会道德舆论的角度来看,前者是值得称赞的,后者是被鄙视的。
[img]777088[/img]
网络图片
但事实是,这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闹剧从来都是此起彼伏,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么说,不是全盘否定,一概而论。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即使依靠老子的威望,还是有一些气候是无法成功的。对此,民间似乎有更中肯的说法——“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我不知道是否有这样的因果轮回,但《水浒传》中的“豹子”汤隆显然也有类似的经历。
要说汤隆,按照现在的说法,可以算是“官二代”了。父亲老汤曾经是延安府的知寨,比当年“小李光”花荣的职位高出半级。我不知道老人当时是怎么想的。他成了朝廷的知寨,但没有及时安排儿子汤隆进军营。也许也有过这样的计划,但还没来得及实施,就因病死在任上。爸爸匆匆走了,汤隆突然失去了依赖。为了填饱肚子,只能靠打铁为生。
这可能与从小在军营环境中长大有关,汤隆不仅铁打得很好,而且从此痴迷于武功。后来趁着打铁的间隙,专门为自己做了一把铁瓜锤,也就是30斤重的样子。没事的时候,拿起来跳舞,逗逗乐子,练筋骨。更不用说,经过这一天的练习,铁瓜锤练得越来越好,方圆几十里无人能敌。就这样,汤隆有点忘乎,打铁的时候经常心不在焉。
[img]777089[/img]
有一天,当我在工作的时候,我的大脑突然又分心了。在这里,我手里拿着锤子往下走,但我想知道铁瓜锤怎么能跳得更好。结果,当我不小心的时候,铁锤被击中,红铁星溅起来,突然跳到汤隆身上,汤隆被麻木烫伤了。从那时起,汤隆就有了一个“钱豹”的绰号。
但这一天,汤隆的兴趣又上来了,放下手中的活计,抓起铁瓜锤跳了起来。也许这一天情绪有点高涨,跳舞的汤隆有点停不下来,最后突然把路上的压街石打碎了,让大家都欢呼起来。看到这种情况,汤隆更加自豪,正在那里吹。刚好梁山泊的戴宗和李悝jy从此路过。看了汤隆的表演,戴宗什么也没说,但李悝jy忍不住伸手拿着锤子,嘴里说:“什么鸟武功,看了又脏又脏”。
没关系。汤隆突然辞职了,说:“我借给你。如果你不动,就吃我的脖子拳。”李悝jy没有说话。他抓起瓜锤,像玩弹丸一样玩了一次,然后轻轻放下。再看李悝jy,端的是一张脸不红心不跳气不喘。这几次,直接震惊了汤隆,以为平日里被别人捧着,还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现在看来真的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看完李悝jy的舞蹈,汤隆立刻跪了下来——“愿闻哥哥的名字”,李悝jy哪里敢说,只是轻声说:“先到你家”。
[img]777090[/img]
到了汤隆家,几个人交换了名字,汤隆才知道是凉山英雄。于是他请戴宗、李悝jy带自己去梁山。李悝jy看到他是打铁的,山上也用,就满口答应了。上梁山后,李悝jy及时向宋江介绍。宋江认为既然有打铁技术,那就负责为山寨打造武器吧。据说这个职位也很好。军工企业不需要上战场。大多数人认为他们没有这种技术。但是汤隆干了一段时间后,觉得这份工作太无聊了。以前没办法,为了养家糊口,只能整天和那些废铜烂铁打交道。
解密:为什么寨主宋江不喜欢汤隆[渴望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