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早在1974年春天,中国考古学家就发现了秦始皇陵。随着秦始皇陵的发现和挖掘,也开启了一系列未解之谜。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秦始皇陵的八个谜团。据说秦陵隐藏着“九层魔塔”?谜团1:秦始皇的尸体完好无损吗?
[img]774599[/img]
图片来自网络
20世纪70年代中期,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的发现震惊了中外。它的骨头很少保存完好。因此,有人推测秦始皇的尸体也会保存完好。虽然客观上有保护尸体的条件,但秦始皇的尸体是否保存完好?
如果仅从遗体保护技术来看,秦朝不到一百年的西汉女尸就能得到很好的保护,秦朝也应该有防腐技术来保护遗体。
问题是秦始皇死在旅途中,更糟糕的是,在炎热的夏天,“尸体”没有运输多远,它散发出一种熏香的鱼腥味,经过50多天的长途颠簸,骨头被运回咸阳葬礼。
根据当代遗体保护的经验,死者死后必须立即处理一般遗体保护。如果有轻微的延误,尸体本身已经开始改变,恐怕无论技术有多先进。秦始皇的尸体在路上开始腐败,尸体被运回咸阳等待治疗可能已经面目全非了。据推测,秦始皇的尸体不太可能保存完好。
谜团二:秦始皇用铜棺还是木棺?
秦始皇用什么样的棺材?史记、《汉书》没有明确记载。司马迁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记录,“从铜到棺材”。因此,一些学者得出结论,秦始皇使用铜棺材。
但从文献记载来看,秦始皇未必使用铜棺。史记、《汉书》明文记载:“冶铜囚其内,漆其外。”“披珠玉,饰玉”,“棺材之美,不可胜原”、“饰以翡翠”的棺材恐怕只能是木制的。
如果是铜棺或石棺,不需要涂土漆,只有木棺才能涂土漆。
从先秦和西汉的棺材制度来看,使用“黄肠问题”的大木棺是当时天子的特权。秦始皇自命不凡,功劳大于三皇五帝,不能放弃“黄肠问题”的木棺而改用其他棺材。
谜团3:幽幽地宫有多深?
根据最新的考古勘探数据,秦陵地宫实际长260米,南北160米,总面积41600平方米。秦陵地宫是秦汉时期最大的地宫,相当于5个国际足球场。
[img]774600[/img]
图片来自网络
通过考古钻探进一步证实,深而宏大的地宫是竖穴式的。司马迁说“穿三泉”,而《汉老仪》则说“已经很深了”。说明深度挖到不能再挖了,深度和极度的地宫有多深?
虽然这一推断有很大差距,但它是第一个利用现代技术探索秦始皇陵奥秘的先例。国内文物考古学和地质学专家学者也对秦陵地宫的深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根据最新的钻探资料,秦陵地宫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深。实际深度应接近芷阳一号秦公陵墓的深度。
这样,地宫坑口底部的实际深度约为26米,秦代地表最深约为37米。
这个数据应该说不会有大的错误,这是根据目前的勘探结果来计算的。但这是否仍取决于考古勘探的进一步验证。
谜团4:兵马俑夫妇被烧的谜团
考古学家在清理兵马俑坑时发现,一、二坑内有许多燃烧痕迹,陵区有大面积的燃烧土分布。同样,考古学家在挖掘秦陵陪葬坑时也发现了大量的燃烧土和残余焦木,坑内的棚木基本上变成了灰烬。谁对兵马俑坑造成了如此巨大的破坏?
根据文献,项羽应该是破坏兵马俑的人。项羽的祖父项燕在秦朝灭楚时被秦将王坚杀害,他的叔叔项梁也死于秦将军的手下,所以他与秦始皇有着深深的仇恨。
但如果项羽烧了秦陵,陪葬坑里精美的铜鹤、铜鹅、铜鸭等珍宝都没有被运走,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谜团五:兵马俑诅咒的谜团五:兵马俑诅咒
秦末乱世,秦始皇兵马俑军团原型的秦京师军下落不明,至今无法回答。
[img]774601[/img]
此外,据野史记载,曾击败秦帝国的楚霸王项羽最终死于兵马俑之手。最后,在乌江边杀害项羽的五名骑兵士兵都是关中地区的秦人、老秦军士兵和秦兵马俑的原型。
汉军60万,杨喜、杨武、吕胜、王毅、吕马童这五位骑士能留下名字,已是奇迹。在12万分之一的概率中脱颖而出的5人是100%的老秦军士兵,官职与秦京师军相匹配,绝非偶然。
所谓的历史锁链紧密相连,最终在项羽的死亡和兵马俑之间找到了历史联系点,导致“兵马俑”杀死了项羽,让人们感受到了历史的深刻和神奇。
谜团六:“三百丈旁行”到底是什么意思?
历史资料《汉代旧仪器》一书介绍了秦陵地宫的建设:公元前210年,首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说,他带了72万人修建了历山陵墓,挖得很深,好像在地下。秦始皇听了之后,下令“再走300英尺甚至300英尺”。“旁边300英尺”让秦陵地宫的位置更加复杂。
科技人员分别采用遥感和物理探测的方法进行探测,证实地宫位于封土堆下,距地平面35米深,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主体和墓室呈矩形。虽然地宫被定位,但史料记载了“三百丈旁行”的含义?
秦陵区地质调查人员发现,封土堆南约700米处出现重力异常。根据地质理论,异常区域与周围土壤有差异。
因此,可以推测,秦始皇陵地宫的初始挖掘点可能位于这个异常区域。由于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砾石,修陵人无法挖掘。最后,他们不得不沿着砾石层改为挖掘,即所谓的“三百丈旁路”。
谜团七:秦陵封土从何而来?
皇陵封土是用方夯白灰、砂土、黄土混合而成的三合土,用糯米汤浇固,加钉子。不怕风雨,很结实。当时盗墓的时候,凿子下去的时候有一个白点,用炸药炸不开。
[img]774602[/img]
大型秦始皇陵封土堆是中国最大的封土堆。封土堆呈覆斗状,高76米,长宽约350米。如此大规模的封土堆是中国最大的封土堆。但它的土壤是来自秦始皇墓还是从鱼塘里挖出来的呢?
《史记·秦始皇本纪》:“复土历山”。“正义”说:“出土为陵,即成,复土,故言复土。”意思是把从坟墓里挖出来的土回填到坟墓上。
临潼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有一种说法,封土堆的土壤来自咸阳,由于油炸,陵墓上没有草。现在在秦始皇陵也看到了石榴树和灌木。
秦始皇陵封土堆的土到底来自哪里?这个谜团还有待考古学家进一步核实。
谜团八:秦陵藏“九层妖塔”
坐在飞机上俯瞰秦陵封土,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正方形的锥体,美国人称之为“金字塔”。
事实上,美国人错了。秦始皇陵不是一座三层台阶的“复合封土”,而是一座建在九层夯土上的中国土木工程金字塔,甚至比埃及胡夫金字塔还要大。
不仅如此,秦陵地宫也是一座规模相同的“倒金字塔”。更令人费解的是,封土台九层夯土似乎与“九层妖塔”相吻合,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九层妖塔”虽然是小说之言,但空穴来风。《老子》讲的是哲学,以建筑为比喻,有“九层平台,从土壤开始”的说法。可见春秋两季有“九层平台”建筑,可惜东周没有发现“九层平台”遗迹。
秦始皇是个怪人。他在地宫建了一座30米高的建筑,只供灵魂游览地宫。至于在地表上建造“九层妖塔”的谜团,他似乎要求拯救考古学。
秦始皇陵给后人留下的谜团不止这些。希望考古学家能尽快解开这些谜团,还原历史真相。
探索秦陵八大谜团 隐藏[九层妖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