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鸣惊人”意味着一个人平时默默无闻,突然做出了惊人的举动。这句话来自《史记·滑稽传记》,意思是淳于坤用隐语说服齐威王。然而,《韩非子·余老》中也有类似的一句话:“虽然没有飞行,但飞行会冲向天空;虽然没有鸣叫,但鸣叫会很惊人。”指的是楚庄王。让我们来看看一鸣是指齐威王还是楚庄王。
[img]769745[/img]
网络配图
楚庄王
楚庄王的名字叫熊夫人。公元前614年,他的父亲楚穆王去世了,他继位为王。他已经执政三年了。他从未向中国发布过任何命令。他日夜寻找快乐,并下达了一项法令:“敢于提出建议的人应该杀人。”一位名叫吴菊的大臣进入宫殿进行建议。他看到楚庄王左右抱着妾,正在看女子音乐和歌舞。吴菊说:“我希望我能给你一个隐藏的语言。”
然后说:“有一只鸟落在土山上,三年不飞也不鸣,这是什么鸟?楚庄王说:“三年不八卦,名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下去吧,我知道你的意思。几个月后,楚庄王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更加放纵。一位叫苏从的医生进宫劝诫。楚庄王说:“你没听说过我的诏令吗?苏从说:“舍身而使君王你贤明,这是我的夙愿。楚庄王于是停止淫逸作乐,开始处理政务。
他杀害了数百名罪人,提拔了数百名有功劳的官员,任命伍举和苏从管理政务,得到了全国的支持。
楚庄王之后有什么作为?
在吴菊和苏从劝他的那一年,楚国灭亡了平庸的国家。第六年,楚国攻打宋国,获得500辆战车。八年(前606年),楚国攻打陆浑戎,抵达洛,在周都郊区阅兵。这是对周王室不尊重的表现。更何况楚庄王竟然问来劳军的王孙满周鼎的重量!这就是“赢”字的来源。十三年来,楚国灭亡了舒国。
16年来,楚国以平定“夏氏之乱”的名义对陈国进行了攻击。虽然陈国没有被归类为楚国的领土,但它实际上把陈国变成了一个附属国,相当于拥有了这个国家。十七年来,楚国围攻郑国三个月,郑国签订了盟约,成为楚国盟友的从属国。郑国原本是晋国的盟国,晋国不愿意被楚国夺取,前来救援,与楚国大战,结果楚国大胜。二十年来,楚国包围了宋国,宋国也与楚国签订了盟约。
[img]769746[/img]
网络配图
楚庄王在位23年,于公元前591年去世。
齐威王
齐威王的名字叫田因齐,继承了他的父亲田午节,是公元前378年的田齐国君。自齐威王即位以来,他一直喝着长夜,沉迷于酒,忽视了政治事务,并把政府事务交给了清医生。齐国内政务混乱,外部诸侯来讨伐,国家危在旦夕,没有人敢劝说大臣。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九年。
齐威王好隐语,一个叫淳于坤的人用隐语对他说:“都城里有一只大鸟,落在王的院子里,三年不飞不鸣。不知道这只鸟是怎么回事。齐威王说:“这鸟不飞,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因此,齐国72个县的县长被召集到国都召开朝会,奖励勤于政治治理的即墨医生;通过贿赂杀死失去城市和土地并赢得赞誉的阿医生。齐国震惊了全国,每个人都不敢装饰,试图表现出自己的忠诚。齐国大治。
之后齐威王的成就是什么?
朝会结束后,齐威王立即向西进攻赵国和卫国,并在浊泽打败魏军围困魏惠王。魏人不得不献地求和。赵国人还归还了占领的齐国长城。齐威王即位的第二十四年,他和魏惠王谈过宝贝,魏惠王夸耀自己有十颗夜明珠,前后照亮二十辆车。齐威王说齐国以人为宝,他有四个大臣,都是光照千里的人物,说魏惠王羞耻而去。齐威王二十六年,齐国在桂陵打败了庞涓率领的魏国军队,这就是著名的“围魏救赵”之计的来源。
[img]769747[/img]
网络配图
楚庄王和齐威王相隔213年。既然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就没有办法直接比较。然而,两人都是有成就的君主。从单词的本义上说,他们都“突然做出了惊人的举动”,可以称之为“一鸣惊人”。然而,楚庄王听到伍举的劝阻后,并没有立即“飞”起来,而是三个月后,苏从再次劝诫后,才“飞”起来。
假如从强调“一”这个词来看,他不如齐威王突然而迅速地来了。@ 作为一个成语,《史记》把它写在了《滑稽的传记》里,应该是齐威王和淳于伟的故事,但他强调的是劝诫者淳于伟的语言艺术。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辞书都用这个故事!
@ 作为君主,楚庄王和齐威王都是有成就的人,他们都有“一鸣惊人”的举动。作为一个成语,它属于淳于坤、韩非子和司马迁。
历史解密:一鸣惊人是指哪个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