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恭帝禅位诏
东晋元熙二年(公元420年),恭帝司马德文颁布禅位诏书,让位于宋王刘裕,退位诏书称“夫天造草昧,树之司牧,陶钧三极,统天施化。因此,在大道之行中,选贤与能,隆替无常期,禅代非一族,贯之百王,由来尚未。晋道陵迟,依世多故,爱暨元兴,灾难累累,至三光贸位,冠履易所,安皇播越,宗祭堕落,那我宣元之佐,永远落在地上,顾瞻地区,剑岩已倾。
[img]769201[/img]
相国宋王,天纵圣德,灵武秀世,一匡颓运,再造区夏,固以兴灭继绝,舟航沦溺。若丈夫仰在玄鸡,旁穆七政,薄伐不庭,开复疆宇。遂乃三俘伪主,开涤五都,雕颜慧服之乡,龙沙漠之长,不回头朝阳,沐浴玄泽。所以四灵效瑞,川岳启图,嘉祥杂,休应炳,玄象表**期,华裔注乐推之愿。代德之符,幽显,瞻乌止,允集明哲,丈夫不延康有归,咸熙告谢!昔火德微,魏祖底绩,黄运不竞,三后肆勤。故天的历数,实有存在。虽然我是黑暗的,但我无知于大道,永鉴废兴已久。
读了四代的高义,稽天人之望,给了他一个不如别宫的地方,属于宋朝,依靠唐禹、汉魏的故事。”这一诏书记载在宋书中,是南北朝的第一个退位诏书。天子首先肯定了晋朝对当时社会的弊端,然后用浮华的话赞美了宋朝的刘裕。第一次提出禅让王位应该遵循魏晋的故事。
[img]769202[/img]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诏书的写作风格超越了过去,具有汉赋的风格,尤其是“三俘伪主,开五都,雕颜惠服之乡,龙沙沙漠之长”。随着东晋恭帝司马德文的退位,东西晋统治持续了156年。刘裕称帝,代晋建宋,改元永初为武帝。
司马德文,晋恭帝
晋恭皇帝司马德文(386-421年)是东晋最后一位皇帝,晋孝武帝司马曜的次子,晋安皇帝司马德宗的弟弟,母亲是淑媛陈归女。司马德文首封琅邪王,随后担任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司徒、录尚书等官职。晋安帝被桓玄废弃时,司马德文和晋安帝都住在浔阳;桓玄死后被迁往江陵。419年,刘裕杀害晋安帝,立司马德文为帝,年号元熙。420年6月,司马德文和刘裕在东晋灭亡;司马德文被废为零陵王。同年9月,刘裕派人用被子闷死司马德文。36岁时,他死后被埋在冲平陵。
[img]769203[/img]
420年7月10日(宋武帝永初元年6月14日),刘裕废东晋恭帝司马德文,自立为帝,国名大宋,都建康,南朝开始。在执政期间,我们吸取了前朝士族的专横教训,抑制了强大的合并,实施了土壤破碎,整顿了官员治理,重用了贫困家庭,轻赋予了薄赋予,废除了严厉的法律,改善了政治和社会状况。他为江南经济的发展和汉文化的保护和发扬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南朝第一帝”。它为元嘉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南朝政治的雏形奠定了基础。被明代大思想家李志誉为“定乱代兴之君”。
晋朝皇帝司马德文禅位圣旨 晋恭帝把皇位给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