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大神。虽然这样的神话确实有点古老,但神话主人公的后代仍然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创造了自己的文化,甚至创造了自己的国家:盘古。南朝梁人任芳在《异记》中也提到了“南海中盘古国”。那么,传说中的盘古国真的存在吗?如果它存在,它在哪里?
广州花都区有一座盘古王山,山上有一座盘古王庙。每年农历八月十二日的“盘古节”,人们都会载歌载舞地庆祝。广西客人有大量的盘古遗址、盘姓居民和民间故事和歌谣,这似乎更符合《异记》中对“盘古国”的描述。
[img]768777[/img]
网络配图
盘古遗风起源于瑶族先民
盘古国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南朝梁人任芳所写的《述异记》中,书中提到南海有盘古国。这本奇怪的书非常有趣。它不仅详细描述了盘古神话的传播地区和来源,还描述了“盘古国”的特点:那里的人以盘为姓;南海有盘古墓;桂林有盘古祠
那么,“盘古国”所在的“古南海”应该在哪里呢?事实上,这个问题应该由秦始皇来回答。秦始皇平定岭南后,分别设立了桂林、象县、南海等三个县。“古南海”实际上是当时的南海县,今天是广州。
广州市花都区(旧称花县)有一座气势独特的盘古王山,郁郁葱葱的山麓有一座盘古王庙。它不仅是盘古文化的重要遗址,也是历年闻名的寺庙。清代,“盘古烟霞”已成为“花县八景”之一。
至于盘古王山和盘古王庙的起源,花都区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陈迪生告诉笔者,花都区所辖的狮岭镇、梯面镇和花山镇都是古代瑶族的居住地。瑶族人民的祖先崇拜盘古作为祖先。盘古寺建在狮岭镇炉山山麓,每年在盘古生日(农历8月12日)举行“盘古节”庆祝活动。
在“盘古节”上,民间艺术家们跳着优美的盘古王舞,向盘古王致敬。节日的高潮是令人兴奋的“抢花炮”。据说,当一个村庄的人拿起枪时,盘古王会祝福村里所有的村民平安。
明朝弘治时期,官兵征服瑶族人,盘古庙被烧毁,“盘古节”等民间活动也被迫暂停。
直到大约300年后的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当地学者邱毛松在狮岭炉山的山坡上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第一个开放的地盘古国王的神位”。邱毛松认为这是盘古的开拓地,所以他每天都在这里施医,游说周围的人。“盘古王”逐渐闻名,人们重建了盘古庙,香气浓郁。@ 炉山终于改名为“盘古王山”,一年一度的“盘古节”庆祝活动也恢复了,一直延续到现在。
[img]768778[/img]
网络配图
在整个南海县所辖的珠江三角洲,除花都外,没有发现任何盘古遗迹或传说。因此,许多专家认为,古代南海的“盘古国”就在今天的花都。
壮族祖先留下的盘古遗址
然而,近年来,位于广州花都区的盘古国的说法受到了挑战。一些专家指出,神秘的盘古国可能不在花都。他们认为,任芳的《故事》中提到的“南海”并不是指当时的南海县,而是指许多历史书记载的今天的华南地区。推测:在古代华南-珠江流域,曾经有一个以盘古信仰为核心的盘古国。
为了证实文献中的猜测,民间专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古代文献的记录进行了比较。
专家调查发现,在三国时期,吴国所属的桂林县有28座盘古庙,即广西来宾市。此外,在广西来宾市,祭祀盘古诞辰庙会在各地盛行,如演盘古戏、唱盘古歌等。这与《告异记》中记载的“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祭祀”不谋而合。
@ 在来宾市兴宾区、秦代桂林县治所在地贵港市等十多个县市,有许多“以盘为姓”的壮族居民,也有纯盘姓的壮族村落。这里的人们不仅传播了各种版本的盘古故事、盘古歌曲和歌剧,而且到处都可以看到以“盘古”的名义出现的东西,形成了一个群落的地名文化景观。这也证实了“今天每个人都以盘为姓”的记录。
[img]768779[/img]
网络配图
专家还指出,花都瑶族流传的盘古神话中没有“垂死化生创造”的理论,而广西壮族盘古神话中有“破胎化生创造”的理论,其内涵与盘古的“垂死化生创造”非常相似。
上述调查证明,《异记》中记载的“盘古国”的各种元素和特点,与广西客人流传至今的新鲜民间文化形式相互证实。因此,历史上被称为“桂林”的广西客人,应该是盘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享有“盘古国”的声誉,也应该名副其实。因此,专家们认为,《异记》中提到的盘古国很可能是由广西壮族人建造的。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古代盘古地理位置的争论尚未停止。河南的研究人员认为,盘古神话起源于中原汉族的居住区,并一直试图证明盘古地处河南。这一说法也得到了许多专家和学者的支持。即使是在广州花都研究过盘古的学者也不能否认盘古神话起源于河南。
历史揭秘:传说中的盘古国真的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