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勃勃,原名刘勃勃,或敖云(北魏皇帝拓跋嗣给他取了一个侮辱性的名字“屈”,屈是卑下之意,晋书误以为表。),十六国时期的胡夏国(又称赫连夏)建立者匈奴铁弗部人。你知道赫连勃勃非常自信地建立大夏国的原因吗?今天一起来看看!他之所以能说出豪言统一的国家与他从小就不同于普通人,而且还很会用兵,深受后秦王年的赏识。九年后,赫连勃勃怨恨后秦与北魏通讯,于是下定决心背叛后秦。擅自扣押柔和可汗送给后秦的数千匹马,假装在高平川狩猎,偷袭没有棋干,杀了它,吞下了部众。勃勃自以为是匈奴夏后的后裔,于是建国称为“大夏”,自立为王。
[img]769793[/img]
勃勃自力更生后不久,想出兵讨伐后秦,但当时诸将反对出兵后秦,建议勃勃先坚守高平,稳定基础,再寻求长安。然而,勃勃认为,夏国建设初期,实力依然薄弱。关中一直是后秦强大的地方,但未能进攻。如果他自守一个城市,就会引来后秦各镇的联合攻击,最终战败国家。因此,他没有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他用游击战术出其不意,让对方疲惫不堪,从岭兵和河东那里拿走,然后秦君主姚兴死后才进攻长安。这些方面足以看出赫连勃勃的军事才能,也许正是这样实现了他的统一建国。
413年,勃勃被称为天王后,在中国实施了大赦,并将年号改为凤翔。任命阿利为领导作为大匠,后来征发岭北十万胡人和汉人,在朔方水北和黑水之南修建都城。都城被命名为“统一万城”。赫连勃勃自己说:“我要统一世界,统治万邦,可以用统一万作为名字。”
赫连勃勃地建立了大夏国
西晋成立于265年,直到317年,司马炎持续了52年,最终被匈奴人建立的汉国摧毁。后来,在东晋时期,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建立了10多个分离政权,历史上被称为“五胡十六国”。在十六国中,他们部分或全部管辖宁夏。但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却在宁夏的历史文化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赫连勃勃一手建立了大夏政权,国都称之为“统万城”,他建立的大夏政权也是十六国时期最后出现的政权。在中国古代,以“夏”为国号的政权颇多,因此历史学家又称十六国时期的夏政权为赫连夏,又称胡夏国。赫连夏政权仅存25年,从赫连勃勃公元407年称天王大单,到431年北魏吐谷浑俘赫连定。
[img]769794[/img]
赫连勃勃之能建立大夏国也是经历了战争迫折,在十六国十六国时,先依附刘渊,后附前秦。灭了代国,命其首领刘卫辰黄河以西。前秦瓦解后,刘卫辰发展势力,据朔方之地。后来,在晋太元时期,北魏攻杀了刘卫辰。他的儿子赫连勃勃投奔后秦,担任安远将军。晋义熙三年时,赫连勃勃袭杀岳父,后秦高平公没有下棋。他自称是大夏天的国王,大单于,改姓赫连。他认为匈奴是夏后的后裔,建立了大夏政权。然而,大夏的政权并没有持续多久。赫连勃立夏称帝后,他的儿子赫连馈、赫连伦和赫连昌兄弟为争夺王位而奋斗。这正好为北魏灭夏创造了条件,直到公元430年,北魏攻占平凉,赫连定向西逃,被吐谷浑俘杀。夏国正式灭亡。
赫连勃勃的历史评价
《晋书》①赫连勃勃丑种,入住边宇,属中壤分崩,缘间肆,控弦鸣,据朔方说。遂乃法玄象以开宫,拟神京而建社,窃先王徽号,备中国礼貌,驱开英贤,窥视世界。然而,它的器识高爽,风骨魁奇,姚兴见之醉心,宋祖闻之动色。不然怎么会变得斯乎!虽然雄略过人,但凶残未革,饰非距离劝,酷害朝臣,部内傲然,忠良卷舌。灭亡之祸,应在厥身,犹及其嗣,非不幸。②春维远裔,名王之外。龙漠咆哮,乘衅侵渔。爱创宫宇,易彼毡庐。虽然弄神器,犹如凶渠。③勃勃身长八尺五寸,腰带十围,性辩慧,美风仪。
[img]769795[/img]
王买德陛下奕叶载德,重光朔野,神武超过汉皇,圣略迈于魏祖。
谢采伯若刘渊、聪、灿、曜、石勒、虎、闵、傅生、赫连勃勃等,其凶手逆妻,淫酷屠杀,无理,祸也不旋跟。
王夫之①赫连勃勃勃征隐士韦祖思被杀,暴人之恒也被杀。祖思不免于死亡。凡尸隐士的名字以处乱世而无实人,幸而不死,危行险以幸之徒和!祖思之杀,以过分的敬畏,而逢勃勃之怒。恭敬非死道也。故庄周人闲世有养虎之说,动色相戒,如诸游羿之网,诚哉其言!而非也。若周之说,也害怕已经和死为徒。孔子之于阳货,义不屈身不危,虽然圣人哉,而固无神变,求诸己而已。君子对人也,无所骄傲,无所徇私舞弊,风雷之变在前面,自敦其敬信。尊者自尊,信者自信,不管别人的暴力与否。贞敬信者,行为生死之涂而自若,迅栗以居心,外自和,初无和闲。还有暴人,远之已夙。姚兴之和勃勃又奚选择了不远而居的自持②乃若祖思之盗隐士之名而亡实,则在其行见之中。处夷狄争乱之世,一征于姚兴,再征于勃勃,随声而至,既不受禄,以隐为名厚实,跖之徒也是。中夏无主,索虏、羌胡迭为雄长,桓温、刘裕入关,不能乘以当时的以南归邪?如说温和裕不可托也,那么管宁归汉,又怎么能在曹操上受羁呢?如果不能,身绝天下之交,口绝天下之言,莫为先容者,兴与勃勃抑怎么能有独知之契来相求梦遇?
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有足够信心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