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最喜欢的妃子董鄂一生中没有留下一个儿子和半个女儿,这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幸运的是,她身后有一个贤惠的弟弟,为清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人的存在。他是费扬古。
费扬古出生于顺治二年(1645年),比董鄂小6岁。在他心目中,姐姐的印象已经很模糊了,但他继承了姐姐认真、谦虚、追求完美的性格。
[img]766844[/img]
网络配图
当费扬古的父亲在顺治14年(1657年)去世时,13岁的费扬古继承了他父亲一年前(顺治13年)因女儿被称为贵妃而晋升的伯爵。年轻的费扬古知道如何约束自己。当他姐姐最受宠爱的时候,他不敢放纵自己的言行,学习文学和战略,为将来的成就奠定基础。
康熙平定三藩时,年轻的费扬古在安亲王岳乐的账下效力,因战功被授予领侍卫内部大臣和议政大臣。费扬古不是以外戚的身份,而是以自己的成就进入了政治。
费扬古在与准噶尔首领噶尔丹的战争中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从康熙26年(1687年)开始,以伊犁为统治中心的漠西蒙古最强大的准葛尔部,在首领加尔丹的带领下挥手东进,次年5月越过杭爱山大举攻打漠北土谢图部,乘胜渡过土拉河入侵车臣部牧地。漠北各部纷纷南奔,要求归附朝廷。
如果清廷不接受漠北的内部附属,他们将不可避免地被卡尔丹吞并,这将成为清朝北部的巨大威胁;如果允许所有部门归属,卡尔丹可能会以追求的名义内部犯罪。
尽管情况如此严重,康熙永远不会错过征服漠北各部门的天赐机会。在此之前,漠北各部已经对清朝“间通使,间为寇”,准葛尔的侵略使他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因此,康熙下达了允许各部门附属的命令,并在边境附近的牧场上安置,并将归化城的粮食分配给他们救济。
[img]766845[/img]
网络配图
占领漠北的卡尔丹是不可战胜的。到康熙29年(1690年),他以追击喀尔喀各部门为名,率领数十万南下。卡尔丹“志存高远”,于是康熙决定亲征皇家驾驶,开始了与卡尔丹的第一场较量。然而,由于康熙病倒在军队前,他不得不委托裕家王福全指挥战争,费扬古是福全指挥下的得力干将。
双方在乌兰布通展开激战,加尔丹被击败后,带领其余部分渡过西拉木伦河逃回漠北。从那以后,加尔丹仍然经常越过克鲁伦河,南下入侵巴颜乌阑。为了防御加尔丹,康熙任命费扬古为安北将军,驻守归化(今呼和浩特)。
为了解决加尔丹对内蒙古的军事威胁,康熙于35年2月(1695年)再次进行了亲征。征兵分为三条路。萨布负责东路,带领成千上万的军队驻扎在蒙古东部,防止加尔丹向东逃跑;被任命为抚远将军的费扬古是西路指挥官,西路是战斗的主力军,4万多人;康熙率领中路,3万多人。
在后来的战争中,加尔丹向西逃跑。经过五个昼夜的奔跑,他抵达了库伦(今天的乌兰布通)的昭莫多,但他被费扬古率领的西路军挡住了。费扬古在昭莫多与加尔丹展开了激战,加尔丹的主力军全部被歼灭。
从此,费扬古的名字与康熙盔甲昭莫多、大败噶尔丹息息相关。
“雪花就像一件血袍,以黄河为马槽。摧毁我的名王Xi俘虏我唱歌,我想去Xi没有骆驼。呜呜,黄河以北怎么样!呜呜,北斗以南怎么样!”这是准噶尔部门的一位钢琴家在康熙举行的庆祝宴会上演唱的一首悲壮而凄凉的歌曲。
从歌词中可以看出,在占领漠北喀尔喀三部电影后,由噶尔丹率领的准噶尔部试图向南扩张,饮用马黄河的傲慢,也反映了在昭莫多之战中击败了噶尔丹的悲惨局面。
康熙被称为一等公爵,因为费扬古在平定噶尔丹战争中的杰出贡献。
[img]766846[/img]
网络配图
自从第一次在乌兰布通战争以来,加尔丹战败身亡,在七年的时间里,费扬古驻扎在归化中。因为他能约束部众,军纪严明,赢得民心,第三次讨伐加尔丹战争结束后,他奉命调离。他开拔的时候,归化的商人和人都给他送行,很快就为他修祠立像,以纪念他在抗击加尔丹、守边卫民的过程中所做的成就。
因此,当清政府任命下一位入籍将军时,他任命了一个与他同名的人,但费扬古是豫亲王多多的小儿子。这一任务足以反映出来自东鄂的费扬古在蒙古和汉族人民中享有的崇高荣誉。
这样,安息在孝陵地宫的孝献端应该对皇后董鄂氏的灵魂感到欣慰...
历史揭秘:谁是顺治留给康熙的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