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有句名言:“那些犯我强汉的人,虽然远远就会受到惩罚。”。这句话让人听起来热血沸腾,英雄气概。其实汉朝远没有这句话强大。否则,汉朝皇帝不会把王昭君等宗族妇女和大量财产送给匈奴人,以换取边境的和平与和平。真正强大的国家必须是唐朝。
这里举个例子。唐代贞观年间,有这样一个人物——王玄策。王玄策是唐代的外交官。公元642年左右,王玄策作为外交大使来到印度。
[img]766716[/img]
这是一次愉快的旅行。此前,印度与唐朝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你来我往,双方都很幸福。
然而,在这次旅行中,发生了一件大家都想不到的事情——印度老国王死后,中国发生了政变。新国王阿罗那听说一群唐朝使者来了,头突然进水,甚至派了2000名士兵伏击王玄策等人。王玄策是去印度做友好访问的,周围自然没有带多少人马,所有人马加起来只有30多骑。尽管他们拼命抵抗,但双拳难敌四手,最终王玄策被扣押,随身携带的财物也被阿罗那顺抢走。幸运的是,阿罗那顺的士兵抢了很多财产,大家都很开心,放松了对王玄策的看管。于是王玄策趁着夜色悄悄逃了出去。
如果是别人,这次死里逃生,一定要赶紧回祖国搬救兵。然而,王玄策并不是普通人。
王玄策没有回家,而是骑马从印度大陆北上。他来到吐蕃(即现在的西藏),与唐太宗养女文成公主结婚,与唐朝有友好关系。他借了1000名士兵修书;他来到尼泊尔王国,借了7000名骑兵。
“手里有枪,心里不慌。”王玄策带领8000人直接杀回印度,向阿罗那顺报仇。双方在北印度的茶博和罗城外展开了激战。
相比之下,王玄策只有8000多人,而阿罗那顺有数万军队,敌人很少。但王玄策并不害怕。他安排了一个“火牛阵”,一举攻破了阿罗那顺的7万战象部队,杀死了敌人,丢弃了盔甲,造成了1万多人死伤。
阿罗那顺输了之后,就退缩在城里,拒绝出来应战。至于王玄策,他干脆把这当成了一个训练场。一个月后,他轮流练习唐军的攻城战术:梯子、火攻、抛石车等。最后,他征服了茶博和罗城,阿罗那顺便逃回了中印度。
[img]766717[/img]
这就够了吗?当然不是。王玄策继续带领军队,追逐阿罗那。他们一路追到东印度,直到他们抓住阿罗那,押回长安。
也许在这个时候,阿罗那顺才后悔了——当时做了什么不好,却要惹唐朝使者?
唐太宗李世民得知王玄策做了这么漂亮的事,非常高兴。立即下令连升王玄策两级,封为朝散大夫。
但由于唐初,镇守边疆的名将多如牛毛,王玄策的事迹在此期间不显山不露水,@ 很快就被遗忘了。如果《新唐书》和《旧唐书》没有分别记住那么几百字,那么单枪匹马摧毁一个国家的外交官可能会永远消失在时间的尘埃中。
他原本是外交官 但单枪匹马摧毁了一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