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广州考古新发现,南汉宫殿与故宫相当豪华

一千多年前,当北宋军队士兵来到广州城下时,南汉王国崩溃了。与此同时,随着一场大火,美丽的南汉宫殿变成了碎石。一千年后的今天,位于广州北京路附近的南汉宫遗址让奢华再次看到了天空。

考古发现不断确认、补充和重写文献历史,南汉宫遗址的发掘也是如此。昨天,新发现出现在南汉宫遗址的发掘现场。艺术史上出现了较晚的蝴蝶形图案,生动地呈现在1000多年前的南汉宫地砖上。这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南汉宫遗址位于广州北京路南越宫遗址。目前只挖掘了500多平方米,只是“二号”宫的东南部分。殿基台高大,砖石工艺精湛。它是南汉最重要的宫殿遗迹,也是中国最大的考古发现宫殿之一。

[img]755069[/img]

记者在考古发掘现场看到,宫殿位于发掘区西部,靠近北京路,是一组大型建筑庭院。宫殿内发现了11个桥墩(宫殿的柱基),靠近3米长。南越宫殿博物馆筹备办公室考古部主任李灶新说,发现了一块重达2吨的柱基石,故宫也是如此。

宫殿遗址位于南部,第一个进入宫殿是最独特的:宫殿基础用巨大的青石板包裹成高墩,青石板残留1.56米,石板表面抛光非常光滑,四角光滑,两侧有凹槽拼接。李灶新说,当时的研磨技术有限,但这些石板的工艺非常精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宫殿建筑风格的奢华、氛围和唐朝的遗产风格。

目前可清理的殿基台东西长19.6米,南北宽25.3米。主体向西延伸至北京路下,未全面发掘,宫面宽度暂时不明。殿基南面是殿前广场,北面是庭院;东边是走廊。一系列考古遗迹显示,宫殿规模宏大,雄伟壮观。

南汉是五代十国之一,建都广州,强盛时期拥有广东、广西、海南、湖南南部等地。南汉历三世五主,共55年,至宋开宝4年(公元971年)为北宋灭亡。据文献记载,南汉统治者聚集宝藏,建造土木工程,在都城建造了大量宏伟的宫殿,约20座。分布在北京路、广卫路、省财厅。

李灶推测,从地理位置、建筑规模和气势来看,目前发现的宫殿应该是“乾和殿”,是南汉皇帝“办公”政府的大殿之一。沿着这一点向北可能是南汉的宿舍。

[img]755070[/img]

在历史上的南汉时期,五位皇帝都是放荡和残忍的。只有第一代皇帝的早期政治更加清明,其他的都是腐败和无能的,最终被北宋摧毁。据记载,在宋军进攻之前,最后一位皇帝命令宫殿着火。

发掘南汉宫殿有什么意义?李灶新分析,这将促进唐宋时期宫殿建筑风格的研究。目前,只有西安大明宫遗址发掘了唐朝宫殿的一小部分。北宋的宫殿遗址埋在黄河的沉积物下,南宋的首都无法在杭州发掘。从南汉文化的角度来看,研究唐宋时期的建筑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在宫殿的北庭院,考古学家发现地面上的方形地砖非常精致,反映了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平和独特的审美品味。地砖边长36厘米,厚约5厘米,表面菱形方格内饰有四只飞蝴蝶,边角饰有折枝牡丹。在中国文化中,蝴蝶被誉为至善至美的化身,是美丽吉祥的象征;牡丹优雅,民族色彩芬芳,是财富的象征。这两种图案装饰的运用,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荣华富贵的追求。

根据李灶的新分析,南汉地砖上出现了大量蝴蝶图案,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过去,人们认为蝴蝶作为一种艺术审美图案出现较晚,这是明清时期青花瓷、粉色等艺术品的共同主题。这一发现大大提前了蝴蝶作为艺术审美的历史!

而且牡丹作为一种艺术审美形象在唐代盛行。南汉地砖上的折枝牡丹图案,也是南汉文化延续大唐遗风的明证。

文献记载中的南汉宫廷生活极其丰富奢华,这些精美的装饰也投射出1000多年前南方边境小国的壮丽身影。

在出土的文物中,还有一个神秘的物体,目前还不能确定他的身份和用途。它看起来像一个水箱,大约80厘米高。起初,考古学家认为它是一个水箱,但在所有的挖掘之后,他们发现它没有底部,下面铺着砖,有四个,东西排成一个字。

[img]755071[/img]

从那以后,考古学家猜测它可能是种花的,但它在室内,没有种花的痕迹。考古学家在现有的历史文献中没有找到相关的记录。考古学家猜测,由于其上半部分装饰着莲花图案和南汉君主对佛教的虔诚信仰,该物品可能与宗教有关,但这一推断尚未得到证实。

与人类活动相关的文物并不多。然而,在主台基附近发现了一个底部刻有“掌要局”字样的碗。考古学家推测,“掌要局”应该是皇帝亲密的机构。有些碗底刻有“官”字,应该是官窑定制的。与此同时,宫殿遗址还出土了一些刻有南汉时代的瓷砖,如有的雕刻“十大”□(残去)年”字样,“大有”是南汉第一代皇帝刘指(又称刘岩)的年号。


广州考古新发现,南汉宫殿与故宫相当豪华广州考古新发现,南汉宫殿与故宫相当豪华


  • 南汉:北宋统一路上的四位皇帝都是昏君
  • 南汉的故事, 让我们来看看北宋统一道路上的“绊脚石”南汉。这个帝国非常有趣。共有四位皇帝,但都是昏君。它仍然存在了5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