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是一个衰落的国家。当它传到司马德文时,这个国家已经不再像样了。虽然司马德文是一位聪明的君主,但他很有内涵,很有礼貌,甚至可以写一些诗歌文章。比哥哥司马德宗强多了。不幸的是,当时我和哥哥司马德宗只是大臣的棋子。这些大臣高兴起来,在朝廷上供奉。一旦他不高兴,谁会认真对待他。司马德宗兄弟被大臣刘裕杀害。文武百官只有叹息,谁敢说不出话来。在这种情况下,司马德文非常清楚自己的命运。虽然他不像他哥哥,但清醒的日子更加艰难。司马德文曾经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在那些日子里,刘裕处理了他的兄弟晋安帝的死亡。多亏了司马德文,司马德文不得不陪伴他,即使他吃饭上厕所。只是后来病了,回家调养的时候,哥哥被杀了。司马德文对刘裕有着清晰的认识。
[img]754991[/img]
那么,司马德文作为国君,既然如此了解刘裕,为什么不采取一些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而是比兄弟更快地摧毁自己的国家呢?
首先,刘裕变大了。刘裕很有能力,虽然出身低微,但迅速崛起。他不仅打败了当时篡夺大臣桓玄,还迅速消灭了孙恩等造反的五斗米教。有了这些军功,刘裕打着保卫晋国的旗号,他的权力越来越大,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支持。
第二,司马德文手下没有将军。司马德文并不愚蠢。他想尽力培养自己的人。不幸的是,每个人都不听自己的话。长期以来,东晋的弱点和贫困使大臣们对朝廷失去了信心。
第三,东晋值得信赖的王谢家族逐渐失去了地位。过去,王谢堂前燕飞进菜花,无处寻找。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王谢家族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王导、谢安等人已经成为历史。王谢有很多人可以写文章和诗歌,但有政治技能的人却不如一代人。
而且这些人被桓玄、刘裕等人冲击排斥,让很多人站不住脚。第四,司马德文只是刘裕的傀儡。刘裕相信预言。预言说司马昌明是晋孝武帝,死后有两代皇帝。刘裕杀了司马德宗后,司马德文被要求继承王位。对刘裕来说,司马德文只是他自己的棋子。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理它。
[img]754992[/img]
第五,司马家族没有能力。此时,虽然司马文荣、司马楚、司马道恭等兵马较少,但对刘裕等并不构成威胁。感谢这些人没有成为刘裕的帮凶。每个人都在拯救自己的生命。朝鲜很少有大臣考虑皇帝的安全。第六,邪恶的恶棍认出了小偷作为父亲。司马德文皇后的兄弟楚秀之和楚淡之原本是晋朝的太常卿和侍者。
这时,当皇帝和女王陷入困境时,他们背叛了荣耀,愿意做刘裕的走狗,帮助监视女王。楚皇后生了一个儿子,楚秀的兄弟按照刘裕的命令杀死了男婴。刘裕也想暗中伤害司马德文,所以司马德文日夜恐慌,整天和楚皇后住在同一个房间。
@ 这时,皇帝早已成聋耳朵,只是一种装饰。虽然司马德文很贤明,但他已经无法回天了。公元419年6月,刘裕见时机成熟,命令党徒傅亮起草禅位诏书,入宫逼司马德文抄袭。司马德文强高兴地对左右说:“桓玄篡位,晋朝当时已经失去了国家。多亏了刘公(刘裕)出兵讨平,恢复了晋朝,他才能再持续近20年。今天禅位,我心甘情愿,没有怨恨。说完,提笔抄诏书,交给傅亮。一年后,凶猛的刘裕让士兵帮助皇帝上床睡觉,用被子蒙住他的脸,用力掐死他,然后跳到墙上。司马德文被杀后,年仅36岁,死后称为恭帝。
[img]754993[/img]
江湖说:写得纷纷前朝事,已有两泪模糊。到目前为止,两晋的历史故事也已告一段落。从司马懿父子苦心经营,到孙子司马炎创建晋国,两晋经历了平蜀、篡魏、灭吴,中间有多少大事。司马炎本该借鉴曹魏灭亡的经验。不幸的是,他一味奢侈,把自己的皇位传给了智力低下的司马忠。从此,贾后乱政八王之乱,晋朝一塌糊涂。虽然经过晋元帝渡江,建号于金陵,但与当天的气魄相比,此时琅琊王的尾巴并没有掉下来。
总共,两晋共有15个主,156年。其中,西晋自晋武帝称尊,传国三世,共52年;东晋从元帝到恭帝,共有11个主,104年。写到这里,江湖感叹:百年江山沦亡,忍看先辈有多猖狂。骄傲的时候敢杀主,权力在无边无际。不期子孙成为鱼,千里中原成为战场。看着栏杆,看着秋风,一杯浊酒说着沧桑。
为什么聪明的司马德文最终破家亡?